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与智 [复制链接]

1#
从仁与智的性质上说时,孔子往往把两者看做一种对立关系。如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曾数次把“仁”与“勇”连在一起讲,认为“仁”的性质里已经包含了“勇”。如说:“仁者必有勇。”(宪问第十四)却从来没有把“仁”与“智”连在一起讲过。反而分开来讲,如说:仁的表现是“爱人”,智的表现是“知人”(颜渊第十二),“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意思是说,仁者安于仁,他本身就在仁之中;智者利用仁。即智者认识到仁对他有好处,所以讲仁。但众所周知,在儒家那里,利与仁是对立的。所以可以认为,在孔子看来,智本身还不是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