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给人以知识,哲学给人以智慧。科学止步的地方就是哲学起步的地方。科学像个大人,哲学像个小孩。究竟哲学是一门怎样的学问呢?
在古代,哲学是一门探究世界本原的学问。到了近代,哲学主要是一门研究人的认识的理论。在古代,人们探索的是客观世界。在近代,人们探索的是自身。
我个人认为,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3个:
1,外部世界的实在性问题。2,意志自由的问题。3,“我”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做什么。对这3个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一切到底是什么?”
其中又数第1个问题最深刻、最令人头疼。哲学家们在第1个问题上的分歧最大。第2个问题的意义只有少数人才理解。解答第3个问题是伦理学的使命。
只有当一个人真正的理解第一个哲学难题时,他才算得上是个哲人。并且,这个问题萦绕在他的意识之中,时时浮现,异常清晰。当他对这个问题做了一翻探索之后,他才成熟起来,像个真正的人。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决定他的人生轨迹的基本特点。
至于第2个问题,它的意思就是:“一个既定的人在一个具体的情形下,究竟是只有一种行为的可能性呢,还是有两种?”
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我采取的是叔本华的立场,也就是说:“我不相信意志自由。”{爱因斯坦《信仰自白》}也就是说,坚定而正确的答案是:“只有一种!”
不过在着手解决这三个问题之前,哲学还有一个头等问题:那就是考察主体的认知功能,考察智力的本质、形式、范围、局限等。只有在你真正的洞察自身之时,你才能摆脱实在论的笼罩!
每个人天生都是实在论者,这是因为人的智力天生就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只有到了洛克和康德那里,我们才发现认识中有许多东西是源自主体的。康德甚至认为客观世界只是我们感性中的一种现象,是主体的一种表象,一旦把主体抽去,物质世界必定消失。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一篇里明确的写到:“一旦抽掉主体,客体必然消失。” 当然,叔本华早在《根据律》里承认他站在唯心主义的一边。所以,读到他的十分明显的唯心论观点时,我一点也不惊讶。因为在我看来,他的其它理论就足以令他出类拔萃了。
大家还要注意哲学有一个特点:哲学是通过选取世界的某一部分来解释整体。所以,对客体的选择也是件重要的事情。
大自然从无机王国到植物王国再到动物王国最后发展到了人,意志的客体化达到了最高阶段!既然如此,那么大自然的本质或者说存在的本质就应该在人的身上凸现出来!
所以我们在人类身上就可以抽象出世界的本质和内核。甚至单单客观地凝视人们的面相和表情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许多内在的东西。
我建议大家在探索哲学的同时,多听一听古典音乐,而且最好听那种比较哀伤的、使人暂时摆脱俗务的乐曲。其中原因我不想多谈。
对于那些没读过哲学书籍的朋友,我强烈推荐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韦启昌翻译}。如果你们读了这本书之后还感受不到哲学的魅力,我就劝你们换换情趣。
真正爱好哲学的人都是天生的。他们关心的不是尘世,而是真理。也只有他们才会无条件地把存在和事物的本质纳入自己的意识之中。别人拥有的是金钱和权利,而他们拥有的只是真理,那伟大的能够使他们摆脱别人不能摆脱的弥漫于人生之中的虚无和死亡的真理!
他们的格言是:
在你自身之中辨认真理,在真理之中认识你自己!与此同时,你将惊奇的发现:你长期苦苦追寻但又徒劳无功的终点,萦绕在你最炽热的梦境之中的终点,完完全全就在那里了,它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就在你站立的那个地方。在那里,你的天堂触及了尘世!——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