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论心不论迹 [复制链接]

1#
“论心不论迹”这句话很有说服力。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对待长辈的孝只是孝在外表,心里却没有尽到孝。于丹老师举了《论语*为政》的例子,很透彻的反映出了一种现象——所谓的孝就是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能读懂老一辈们的心思,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儿女们在物质上给予的富足,而是在精神上和心灵深处对老人给予的祝福与安慰不是吗?老人们固然辛苦了一辈子老了当然可以无条件的得到儿女们“补偿”的物质生活。但光有大房子住,过富足的生活并不能让老人们欣喜和满足。家里只有老人而没有儿女的陪伴,就是房子内再富丽堂皇不也像个监狱一样把老人们囚禁在里面吗?所以我们年轻人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样的孝是真正的孝吗?我觉得物质生活并不能说明什么,然而从心里发出的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才能够算是孝。我想论心不论迹就是要告诉我们年轻人,对老人的孝不要全都行在物质和外表上,那只能是老人们身体的暂时的享受,而老人最需要的则是让儿女们去到他们那个已经陈旧的心灵小屋去做客,哪怕一分钟都会给老人们带来无尽的喜悦和满足。还记得《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吗?是的,老人们需要的就是这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