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礼者国之本 [复制链接]

1#

孟子说:“离娄有出众的视力,公输般有过人的技巧,但若没有圆规榘尺是不能画成方圆的;师旷有敏锐的听力,但若不使用六律是不能校正五音的;尧舜虽然有大道,但若不实行仁政,也不能使天下得以安宁。现在有的国君虽然有仁爱的心、仁爱的美誉,然而民众却受不到他们的恩泽,不能被后世所效法。为什么呢?就在于他们不实行先王之道。所以说,仅有善心不足以治理国政,仅有法度不能使其自行实施。《诗》说:'不要偏离,不要忘记,一切都应遵照旧的规章。'遵循先王法度办事而犯了错误的,是从来就不会有过的。圣人既然已竭尽了视力,再辅以圆规榘尺墨线,便可以随意地画方圆平直;既然竭尽了听力,再辅以六律,便可以轻松地要校正五音;既然竭尽了思虑,再加之怜惜民众的政措,那,仁爱之政就可以恩及天下了。所以说,累高必须依傍山丘之势,掘深必须依傍河泽之利,处理政事不依靠先王之道能说明智吗?因此只有有仁爱之心的人才适宜担任最高的地位,不仁的人在高位上就要把他的坏处散布给大家。在上的人如果没有行为准则作为衡量尺度,在下的人就不会遵循法度,朝廷不相信道德,百官不相信法度,君子触犯道义,小人触犯刑律,国家还能存在下去完全是侥幸。所以说,城郭不牢固,武器不充足,不是国家的灾难;土地没有得到开垦,财富没有积蓄,不是国家的祸害。要是在上的人不讲礼义,在下的人不讲教育,作乱的小人就会兴起,国家的灭亡就不会有多远了。”


<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