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武科大朱巾帼tie one [复制链接]

1#
我国是礼仪之邦 奠基之作是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孔子是最大的邦主,他竭力倡导学礼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的经典名言是:不学礼,无以立。对此,荀子在《礼论》中作了诠释: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还说:礼,天之极,地之道,人之矩。这就是礼仪的社会价值。简言之,不学礼仪,难以立人、难以立事、难以立国。礼仪,是做人、办事和治国的规矩 ,显示了礼仪的巨大功能。
礼仪,是长期形成的、难以改变的美好行为举止的总和,所以成为人们言行的规范。
分享 转发
TOP
2#

[em01]有道理啊,中国的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