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讲礼仪要做到的几点 [复制链接]

1#

☆“温良恭俭让”


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是儒家待人接物的一种道德标准。“温”,“敦柔润泽谓之温”,即“温和”的性格。“良”,“行不犯物谓之良”,即“良善”的心地。“恭”,“ 和从不逆谓之恭”,即“恭敬”的态度。“俭”,“去奢从约谓之俭”,即“俭朴”的美德。“让”,“先人后已谓之让”,即“礼让”的原则。温良恭俭让不仅是儒家的主张,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所赞赏的传统美德。古之儒者,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进退有度,泰山崩于前而不惊,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己身,孔子称他们是谦谦君子。


☆“博雅” 


谓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博雅,即博学而高雅,既包涵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神(如上述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温、良、恭、谦、让、仁、义、礼、智、信),又是历代读书人孜孜以求的人生归宿;既是为学又是为人的标准。“博”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雅”指举止娴雅,不同流俗。“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意旨有教养者既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底蕴,又要十分注重道德修养熏陶。追求博雅,就是要成为知识广博、身心健康、人格完善、情趣高雅、志向远大、品德优良的高素质的人,一个有思想且文雅的高品位的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