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精神,恭敬辞让,言行有节。“恭敬之心,礼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恭敬辞让是礼的根本精神。“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礼的作用在规范和节制人们言行,使人言行有度。表现于言行,就是守规矩,讲礼貌,不任性。内在的义、群、和的精神追求和外在行为举止的恭敬辞让,言行有节相配合,塑造了中国人文质彬彬的形象,造就了中国礼仪之邦的美名。
《论语》讲仁,“克己复礼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讲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讲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讲为政,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讲教学,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总之,一切都落实到礼上;“不学礼,无以立”。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的功能,在维系社会和谐。人的生活是社会性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中,有一定的地位、身份;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是古代社会基本的人伦关系。礼就是在这种区别、分别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这种区别、分别,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求社会关系的和谐,别中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