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子的仁学 [复制链接]

1#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一以贯之的道便是“仁”。孔子的仁是包含着学与礼在内的,学与礼是成仁的基础,也是贯穿于立人与立己之中的。孔子所讲“泛爱众,而亲仁”,想成仁必先要爱人,因此要实现仁是需要通过立人来实现的,立人与立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二者之间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先性。“博施济众”即是立人达人的表现,是仁,这样的仁人不仅仅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洁身自好的人,而是可以更积极地投入社会性的活动中,使社会上的公众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都能过上富庶、文明的生活。
分享 转发
TOP
2#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进取譬,可谓为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能够博施济众的人必为圣人,仁者次于圣人。仁者只教人如何立在世界之中,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立己的目的,仁者将“立人”推阔到天地万物便是圣人所为。孔子所讲的为仁之方便在于推己及人,立己立人。这“立”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站立,立得正,立得稳;其二是安身立命的立,让人能够在居于变化不居的世界顽强挺立,不至于在世界中迷失自己。
TOP
3#

中国哲学可以讲成“为己之学”即完善你自己。故而就必然蕴含了一种立己先于立人的思想,朱熹与陆九渊都教人先“立志”,而此志是人自己立,不能由外人来给你定。因此从儒家传统思想来看立己先于立人。由于受到儒学内圣之学的传统观念影响,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儒家主要讲修身养性,儒学主要是一门有关人们如何进行自我德性修养的学问,只关涉自我而与他人无关。人们就将立己与立人割裂开来,立己是在自我内部完成的,而与他人无关。但其实立己与立人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都是仁心的自然流露。想要立己必然要在群体生活中担起责任,实现自己的“仁德”。而对于立人,是从立己推阔出来的,自己想要达到“己立”,必然就会联想到他人的“己立”,因此便能够立人。由立己到立人的过程是本然之性即仁的自然表现。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忠恕之道。二程讲“此有二,有立而后进,有进而至于立。立而后进则是卓然一作立。定后有所进,立则是‘三十而立’,进则是‘吾见其进也’。有进而至于立,则进而至于道处也,此进是‘可与适道’者也,立是‘可与立’者也。” 这段话是讲立德和进德的先后问题,但其实是没有先后问题的,无论是先立德还是先进德都是可以完善自身的,是可以体悟到“仁”的。这是不同于《中庸》所讲的“性”、“教” ,这不是本末、体用关系,这二者是并列的。因此立己与立人这两者是不能割裂的,是由“仁”统摄的,无论从哪个方面进行都会有促使另外一个方面的成长,因此想要实现“仁”是不能离开立己与立人这两个方面的。
TOP
4#

依据杜维明的总结,“仁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公共行为,一种对超越的回应” 。个人不是离开群体孤立存在的人,它处在社会关系网络联结的中心,个人与群体乃至人与自然的互动是个人人格发展和完善的前提。因此在实现立己的过程中必然会实现立人,此所要“立”的是人的完满自足,是儒家所讲的天下为公,则心安。这样就为人在无限的世界中找到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TOP
5#

《论语》的开篇就是学而篇,孔子之“学”不仅包括知识教育,也含有道德教育。孔子之所以强调学的重要性,是在于人不是生而为人,是需要学以成人的。故而学在孔子的仁学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孔子讲“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这段话从学、道、立的方面来解读,即学是广泛的学习,此时志还没有立,因此不知身旁共学的人是否同志,这也是同道的问题。道是整体趋势上、志道之心弥坚,处于“志于学”与“立”之间的动态过程,一言以概之即“笃志”的状态。立是强立不反的意思,这也就意味着志道之心毫无保留、完全坚定。因此从学到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立”可以定义为“三月不违仁”的状态,志道之心毫无保留、完全坚定。志于学,寓意着方向,代表着自觉意识的开始;笃志,寓意着工夫,代表着自觉努力的过程;立,寓意着工夫达成的标志,代表着自觉到坚定不移的程度。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这段话可以说讲述了孔子的“知仁勇”三个方面的东西。从以学为基础,要广泛的学习,从而有一个识人的能力。对于“无友不如己者”学界有许多种解释 ,楼主认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的解释是较为好的。孔子必然不会说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因推己及人,别人也不会如此,这样自己就不会有朋友,而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的诠释在于从教人的方面来理解。从教人的方面来理解,广泛的学习才能够不固陋,才能有一定的识人能力,因而知道自己的朋友可能是会有不足之处的,因此就会有了立人的想法,将其不足之处要委婉的说出来,朋友改正后品行有所上升,自然而然也就不会有不如自己的朋友。至于此段话所讲的勇,就在于有了过错不要怕更改,要正视自己的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勇也可以向外的讲要敢于指出朋友的错误,而不是让其一错再错。知与勇都是包含在仁当中的,不管于内于外,人要想实现“仁德”都是不能够离开学去讲的,因此学是贯通内外的一个基点。换言之,人从一开始就不能离开学,这个学不仅仅是学文,更要学道,通过下学而上达,达到仁者的境界。义、智、勇若无好学,总是会有偏蔽的,人学是为了完善自己,追求内心的安宁。
TOP
6#

孔子所说的“礼”即各种规范,而遵守各种规范便是能够体现“仁”。故而“礼”也是“仁”当中的一大内涵。
西周以来的所谓的“礼”,本来是无所不包的文化体系,其中两大重要的部分,一为制度,一为礼仪。礼在制度方面的规定是确定国家政治关系的制度体系结构,礼仪则规定着贵族生活与交往关系的形式。西周时代,丧礼、冠婚、射御之礼已经为礼的主要内容。周礼的礼仪是以一套象征意义的行为及程序结构来规范、调整个人与他人及宗族、群体的关系,使交往关系文明化,使礼统治仪式化。同时“礼”本身也是一套生活规范体系,如言语、容貌、活动、礼节等。“礼”的这一套生活规范体系是一种他律,因此孔子对礼的发展是要把礼从纯粹的他律,引进仁所代表的道德意识,重建合理的政治秩序和政治伦理,把礼变成德的倾向。
TOP
7#

作为儒学核心观念,“仁”表现为普遍的价值原,并与内在的精神世界相涉。在价值原则这一届面“仁”以肯定人之为人的存在价值为基本内涵内在的精神世界则往往体现人格、德性、境界等形态。“礼”相对于“仁”而言,更多地表现为现实的社会规范和现实的社会体制。就社会规范来说,“礼”可以视为引导社会生活及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作为社会体制, “礼”则具体化为各种社会的组织形式, 包括政治制度等。因此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二者关系实际上就是内容和形式上的关系,前者是形式,是一个框架,而后者则是内容,这两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仁”需要通过“礼”才能表现出来,而“礼”则是对“仁”的约束,若一个人可将“仁”内化于心,那么他在为人处世时就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知礼的人,这是由心而发的一种“仁”的行为,而并非做作。礼虽然十分重要,但有时会给人带来一种僵硬之感,而仁则恰如其分得起到了一个缓和的效果,进而使得人际关系变得更为融洽。
TOP
8#

孔子对“礼”的观点,和传统“礼”教的刻板之处大相径庭,他认为生而为人,不单单要在乎外表的礼节,更要注重实际行为。“人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此句是说:若一个人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并无仁德之心,那么他自然就不能正确审视周围的人和事,更不能实行礼乐。以现代人的观点,“礼”是当时的规范,是一种教条性的东西,因此会有人反对“礼”。这固然不错,但不能从根源上就否定了“礼”,要看到其本质性的东西。孔子的学“礼”是要人遵守一些在我们看来不合理的宗法制度,但其最重要内涵是“仁”。“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这里的“礼”并不是外在的规范制度,而是内在的“仁”。因此,礼必和顺与人心,当使人由之而皆安,并不是要强力执行,不顺从自己的内心,这才是礼可贵的地方,若是强力一礼,终不能和。礼非严束以强人,必于礼得和。
TOP
9#

孔子一开始的学礼是学习规范制度,因为人不是生而为人的,是需要后天的教化来明白“仁”,因此是需要学习礼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个阶段的人是处于懵懂状态,对于世界的一切未知且好奇。随着学习的深入,自然而然地就能知道礼的内涵不是外在的规范,而是本心的安然。因此礼作为仪式或典礼,并不以奢华为上,宁可简约而有真正的诚敬之心;丧礼与其节文详细,不如有真实的悲哀之情。孔子把“礼”看成德性得以不偏不倚地建立的合理约束。“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恭、慎、勇、直都是德行条目,但若是没有礼的约束,就会变成德行的反面。因此,礼的约束与规范是德行得以成为德行得重要外在条件。所以,“仁”德之实现也不能脱离礼的实践。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就是德行与规范的相互补充,相互完成。孔子所提倡的“礼”是要从外在的规范转为一种自发的精神,礼要发于真是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换言之,仁就是礼之本,没有“仁”所代表的道德之心,礼知成了没有真实意义的空洞形式。因此,可以说孔子是以仁统礼,以义贯礼,就是要为礼注入一种道德的精神,又把礼的规范总结为一些道义的原则。
TOP
10#

在孔子那里,仁既是--种不安、不忍、不容己之道德情感及心理状态,又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更是一种主观的修养境界它贯通着天,连结着人,润及万物。就人本身而言,“仁”的具体化过程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关注德性和能力的统一。在德性与能力的关联中,德性侧重于内在的伦理意识、主体人格,这一意义上的德性,关乎人成就自我与成就世界的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并从总的价值方向上,展现了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与德性相关的能力,则主要是表现为人在成己与成物过程中的现实力量。人不同于动物的重要之点,在于能够改变世界、改变人自身,后者同时表现为价值创造的过程,作为人的内在规定之能力,也就是人在价值创造层面所具有的现实力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