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义 [复制链接]

1#
民族英雄文天祥慷慨就义时留下一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可以无愧!”
看见,文天祥为民族存亡,置生命于不顾,不惜牺牲,取义成仁,名垂青史。
那么,这个“义”到底如何理解呢?
“义”为仁、义、礼、智、信儒家的“五常” 之一,位列仁、义、礼、智、信等“五常”的第二位。儒家并没有规定“义”的具体内容,只是明确了“义”的含义——言行符合礼法和道德。
“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君子一切言行都要遵循的原则;“义”就是按照道德的要求来判断行为是否应当的标准。
孔子认为:所谓义,就是“适宜”。每个人的行为,符合周礼和道德,就是“义”。他十分重视“义”,指出“义”是,君子的本质,君子以“义”为上;一个人,不仅要当仁不让,而且还要见义勇为,看到适宜礼制的事情,不敢去做就不是真正的勇敢。儒家的这种观点,对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见义勇为和助人为乐,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进一步对“义”进行了阐述。在孟子看来,“义”和仁、礼、智一样,都是人的本性。羞恶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羞恶之心,不能称其为人。他认为“义”就是,人的“羞恶之心”,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应该对于自己丑恶的言行感到羞愧,对于他人的丑恶言行感到憎恶。
儒家将仁和义并提。儒家的仁和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仁,是修身要达到的目标,而“义”,则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孟子说:仁是人的本心,而“义”则是人的正路;将“义”作为实现“仁”的必由之路;一切言行都要符合“义”。孔子提出杀身以成仁,孟子提出舍生而取义,将仁、义放在了超越生命的位置。文天祥的慷慨就义,可谓“舍生取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