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也谈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段话表明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对传统文化要继承而不是割断,我们要在转型与完善中发挥传统文化应有的作用。学习传承“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的中华义理文化能够提高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道德修养,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
一:孝
“孝道”观念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伦理精神的支撑,谈到“孝亲”,孟子曾对世俗生活中的不孝进行了归纳处理,概括为五种情况:其一,四体不勤;其二,饮酒玩乐;其三,贪恋货财,偏顾于妻儿;其四,放纵于耳目之欲;其五,好勇斗狠。这五种不孝举动不仅没有顾念父母的养育之恩,甚至可能将父母置于危险境地。为了将子女抚养成人,父辈们任劳任怨,所以子女在长大成人之后要尽可能正直善良的生活,不给父母增添麻烦。
“礼乐治国”、“孝治天下”成为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力量源泉,因此“孝”早已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孝悌观念起始于尧舜时代,到了孔子真正将孝悌观念系统化理论化。关于尽“孝”,孔子主张:真“孝”父母,既养且敬。不养父母无疑不能称之为“孝”,限于口腹之“养”而又缺乏礼敬,也不能称之为“孝”;如果“孝”父母仅仅停留在“养”,那就无法区分“孝”与养狗喂马了。精神层面的“敬”如何体现呢?孔子提出,子女既要善于揣摩父母的心志,又要时刻在父母面前展现尽孝的和悦之色。这的确是检验孝之成色的试金石。它要求子女必须满怀对父母的拳拳真情,必须达到将奉养父母视为最大幸福的境界,故曰“色难”。
中华孝文化一直是中华儿女内心根深蒂固的伦理道德规范,是中华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不乏有为了自己的私利对父母动粗的恶性事件,从表面上看,这些人注重个人利益,其实反映出来的是他们内心责任感和道德感的缺失。发挥孝文化的责任教育意义,培养子女“孝亲”的意识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之举。中华孝文化对日韩等邻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曾经创造出儒家文化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仅能够在世界面前展示中华文化的无穷智慧与魅力,树立中华文化的光辉形象,昌明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而且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与亲和力。
二、信:
诚信,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诚实守信、善良质朴、公正无私、既不自欺,亦不欺人。《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孔子也说,“信以成之,君子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丢掉了诚信这一重要的品格。有的人歪曲了市场经济的本质,把对利润的追求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绝然对立起来,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的利益得到了满足,至于是否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至于采取什么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则无关紧要。于是,三角债清而不结,骗贷骗保花样迭出,假冒伪劣烽烟四起,数字泡泡越吹越大等等,有的人把他人的劳动成果揣进了自己的腰包,把非法所得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利润,将他人的痛苦变成了自己的享乐。
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精神,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最为显著的是它酝酿并形成了一种以诚信为光荣,以不讲信用为可耻的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还记得在学校外的食品街上一开始有两家火锅店,一家火锅店的菜品并没有那么多但是一直诚信经营,菜量足也从不偷偷多算钱;另一家火锅店则是菜品丰富多样,但是动不动就会被爆出在结账的时候多算钱或者是菜品分量不够的情况。所以在刚开业的时候第二家火锅店吸引了很多学生尝鲜,可是慢慢地大家对这家店不再信任,都纷纷转去第一家火锅店就餐,最终第二家店因为自己的不诚信经营倒闭了。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如果没有诚信的品格,那么将在生活中寸步难行。
诚信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政治原则。弟子子贡一次曾问孔子如何治国从政,孔子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必不得己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就说:先去食后去兵,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比“食”和“兵”更重要,可见在孔子看来“信”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在古代中国,“民无信不立”不仅是思想家的言说,更是政治家的政治实践。春秋时期的一则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晋文公在讨伐“原”国前,曾规定三军只准备三天的军粮,若三天打不下来撤兵。后来,打了三天战事仍未结束,前线将领请求宽限几天,一定
会攻占“原”的,文公不肯,并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较之一城一地的得失,先人认定“信”是更为宝贵的,因为它具有根本意义的治国大道。
“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契约精神。契约的理念是体现诚信精神的重要方面。记得我一本书里读到过过,如果你和犹太人做生意,哪怕是他们和你在饭桌上的口头承诺,他们也会认认真真地去履行。这种神圣的契约理念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比较缺少的,有的人不仅是签了协议不履行,甚至利用所签协议进行欺诈,以达到一己私利。我们现在发展的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诚信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契约精神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当今市场经济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信誉和经营道德的竞争,讲求诚信变成了一种责任。
三、义:
义,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义被视为一种道德和行为的准则,它体现了公平、公正、公义的原则,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华传统美德“正义”体现在各个方面。首先,正义要求人们诚实守信,尊重法律和规章制度。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欺诈他人,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他人。这种行为体现了对他人权益的尊重,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和谐。其次,正义强调公正和平等。
《荀子·正名》写道: “正利而谓之事,正义而谓之行。”意思是说,仅体现功利价值的行为,叫作 “事”,而体现道德价值的行为,才可以叫作 “行”。在谈论 “义”的时候,先哲通常还会把 “义”同其他观念联系在一起讲。例如,同 “道”联系在一起讲,叫作 “道义”。 《易·系辞上》写道: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李大钊有楹联写道: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也把道义合在一起使用。中国传统哲学家通常以 “义”表示做人应该认同的价值共识,表示做人应该具备的道德意识,表示人在精神方面的理想追求。
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正义是一种品格。要求人们对待他人公平无私,不偏袒一方。无论是在家庭、社会还是国家层面,正义都要求人们不以身份、地位或财富多少来衡量和对待他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待遇和机会,不论其出身和背景如何。这种平等和公正的观念,有助于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正义也强调善良和同情心。正义并不仅仅是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它更是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亲情、友情和邻里之间的和睦。正义要求人们在面对他人的困难和需要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同情心使人们能够关心和理解他人,体现出对弱者的关爱和保护,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正义的实践也体现在中国的法律制度中。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法律和裁判案例,以维护公平和正义。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中,法律是维护正义的重要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正的平台来解决纠纷和冲突。法律的适用不分贵贱、不分强弱,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和正义的待遇。中华传统美德“节制”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节制强调在言行和欲望方面的自我控制和克制,追求适度和平衡,以实现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
四、廉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廉首先要会节制,节制不仅仅是对物质欲望的节制,更是对情感、言行和思想的控制。节制要求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镇定,不被情绪和欲望所左右,以达到精神的均衡和和谐。这种节制的思想根植于儒家学说中的“中庸之道”,即避免极端,追求适度和平衡。人们被鼓励在各个方面都要有所节制,以保持身心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廉洁的节制思想体现在对食欲的控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饮食有度”,倡导饮食清淡、均衡,避免过度饮食和贪食,以保持身体的健康。这种节制的思想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得到广泛体现,例如有规范的餐桌礼仪和克制的用餐方式,以及崇尚“粗茶淡饭”的饮食观念。通过节制食欲,人们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清明。
廉洁还表现在对物质欲望的控制。传统文化中强调适度消费和节俭,反对奢侈和铺张浪费。人们被鼓励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不是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这种节制的思想对于个人的财富管理和社会的资源分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节制欲望,人们能够保持财务稳健,避免陷入过度消费和债务的困扰。此外,节制还包括对言行的控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言行要慎重,不说过激的言辞,不做冲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