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是大智慧 [复制链接]

1#
打天下需要武力和谋略,治天下崇尚的却是仁义。何谓仁义?仁义说到底就是一种爱民、保民、富民之心。无仁义之人,是谓暴徒;无仁义之君,是谓暴君;无仁义之政,是谓暴政。行仁政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秦始皇之过,也是所有亡国之君之过。仁者无敌,过去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人和,乃强国之源;仁政,乃安国之策;人才,乃治国之本。人和,仁政,人才,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这是秦帝国的兴衰给我们的启示。历史的车轮,已驶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向往的幸福、友爱、和平的新世界仍遥遥无期,贫穷,饥饿,暴虐,屠杀,非但没有根除,反成愈演愈烈之势,核战阴云,生态灾难,更是严重危险到人类的生存。为了人类的未来,请君再读《过秦论》!
而今一讲到道德、仁义、礼节、信用,有些人颇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陈词滥调,对现实生活已经毫无实在意义。这显然是一种浅见,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就个人而言,唯有修炼这五种品质,人生的理想才可能实现。倘若丢失这品质,就算暂时拥有耀眼的光环,也注定只是过眼烟云;就一个民族而言,只有一个民族中大多数人都在追求精神的自我完善,这个民族才可能繁盛昌达。仁是立身、成名的根本所在,是古人日常修养的标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