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人生事业 [复制链接]

1#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我们都熟知“仁”之重要价值,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何谓“仁”呢?孔子曾言: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即仁,就是说内心欣喜地爱别人。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为别人的灾祸而难过。那么,我们如何在修炼“仁”之德行的路上做到身体力行呢?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前进方向远比苍蝇般乱撞的努力更为至关重要。并且,清晰的方向往往是在混沌中产生的,而高效的执行力才是最终的生产力。孔子早已为我们修行“仁”奠定了方向——孔子认为: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匆忙急迫中必定如此,颠沛流离时也必定如此。所谓,当日如是,此生如是。对于“仁”之培育和践行,我们不能目光短浅地将其局限于一朝一夕间的“维持”,而是要在一生的时光里决不舍弃对“仁”的坚守。孔子爱徒颜回则在千年前为后人率先垂范—“—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那种对“仁”日复一日的恒守得到孔子的赞扬,更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榜样。此后余生,将“仁”贯穿成生活里的每一个点滴,每一个回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