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的脆弱
游于羿之彀中
每一个人都好像“游于羿之彀中”(《德充符》),社会的险恶使每一个人都好像生活在在神射手后羿的射程之内,随时会被射死。无论人“有用”还是“无用”,都难免遭受灾难。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决定人生祸福和命运的不是“有用”,也不是“无用”,而是非人力所能把握、又极具变数的“命”(《山木》)。
2、精神桎梏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庄子·应帝王》
浑沌指代人类处于蒙昧状态,此时,人类还没有政治制度的安排,没有互相争斗的巧智,然而,人类自认为智慧可以消除蒙昧,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这种违反自然大道的做法,从开始就预示着人类已经走向了死亡之路。生命本就脆弱,再陷入争斗,精神会面临困扰。算计的人活得很累,好端端的人,内心已疲惫不堪。庄子感到人的精神受到了严重异化,不再属于他自己,而是为了别人和他物而活着,精神的疲惫和桎梏之苦无可逃遁。他虽然意识到“学海无涯”,但又认为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以有限生命去追求无限知识,对身心是损害。庄子放弃追求真理和社会礼仪制度,只随着大道的运行随遇而安。茫茫世界只有庄子独醒,对庄子来说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凉。看透了黑暗和弊病,他的痛苦程度非一般人所及。如果认识不够深刻,他就不会那么清醒,痛苦也不会那么深。清代画家郑板桥颇得庄子思想之精髓,以致于写出了“难得糊涂”的名句。
3、道德之伪
庄子借盗贼偷东西来批判道德有害。庄子说,人们为了防止盗贼行窃,就把箱子捆得很紧并
把抽屉锁好,这就是世俗的智慧。但是,这些巧智并不能阻止偷盗。大盗并不需要打开箱
子,而是把箱子偷走,然后到安全的地方再慢慢地打开,取出物品和钱物。在偷盗过程中,
大盗还担心箱子是否捆紧,锁得是否牢固,捆得越紧,就对偷窃越方便。用常规办法防止邪
恶,另一种邪恶就会随之出现
公元前386年的“田氏代齐”。当道德不能体现全人类的善,而成为实现一己之私工具的时候,道德就成了恶人的帮凶。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胠箧》)。小偷被制裁,窃取国家政权的大盗却当上了诸侯,仁义道德成为他们维持盗窃成果的帮凶,这在庄子看来是极不公平的现象。
儒家心目中的圣贤是否真得完美?没有私心和伪善吗?庄子借隐者之口批判儒家:“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天地》)。孔子师徒广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品行,在庄子看来不过是圣人的模仿秀和哗众取宠的工具。儒家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在社会上,真正的道德不可能得到实现,这只是用来显示他们高贵身份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