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礼能净化人的心灵 [复制链接]

1#
“礼乐之和”把伦理道德的“善”和审美情感上的愉悦统一起来,成为儒家诗学理论的重要来源。礼乐一体充分体现了儒家伦理教育的艺术化。儒家的开创者孔子及其传人,在继承总结了先秦以来对乐重视的思想、肯定乐对政治具有辅助功能的同时,认为乐作为人崇高精神必备的修养,是保持畅达愉悦心态的生存必需。从儒家人世人生的价值取向来说,儒家不仅重视现实人生,也重视艺术人生。从人文主义的思想出发,儒家相信人的理性,相信人的后天教育,相信乐能净化人的心灵。
分享 转发
TOP
2#

礼作为一种特定社会下的产物,是具有符合该社会意识和价值观的合理存在,是该社会各个社会阶级的人一定程度上需要达到的正确要求。而这种合理的存在从建立到发展都会不断地使人无意识地选择跟随和遵从,这样“礼”就变成了“善”,是大家都乐意和向往的追求物和价值尺度。于是一直沿着“礼”走的人,会得到一种无意识的认同感和满足感,因为人们都认为“礼”是善的,而追求或成为善的目标会使得人身心愉悦而透彻,以此就达到了一种净化人心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礼”之所以能净化人的心灵、达到“净化”的效果是因为共同价值观的作用,达成了一种价值认同感和成就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