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养老院浅谈 [复制链接]

1#

事物之所以存在,一定有其存在的道理,养老院也是如此。现在有些人把养老院形容成老人的等死站,进去的老人就提前被判了死刑,有的人狠批那些送老人去养老院的子女,说他们都钻到钱眼里面去了。个人认为这些评论都过于偏激了。


我认为养老院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老年人福利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第一,养老院的出现可以大大缓解计划生育政策颁布后出现的2人养4人,甚至2人养12人(不算子女自己的孩子),第二,集体生活可以让老人很快找到朋友,让丧偶老人很快走出悲痛,下下棋,跳跳舞,聊聊天,这些都是和子女居住在高层公寓楼的老人不可能拥有的。第三,每个养老院都有自己独立的医院,有专业的医生和陪护能在老人出现紧急情况时得到“正确及时”的处理,“正确及时”别看就四个字,和子女居住的老人死亡原因大多都是因为无法做到这四个字。第四,对于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养老院会提供专门照顾。


总之我们不能一味用养老院来衡量一个人的孝心,正真懂得孝道的子女会把老人送去最适合他们的地方。将老人送去养老院,每天下班时去那看看,和住在家中差别大吗??

分享 转发
TOP
2#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深深地能够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也深深的刺我的心。我们人往往都是这样,只有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金钱没了,我们还可以再去挣;地位没了,我们还可以再去打拼;名利没了,我们可以再去树立。然而,亲情没了,是永远也不能有“再”这个字出现的。所以,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多听听他们的唠叨和教训,多顺着点他们的“不讲理”和“小心眼”,多为他们默默无声的干点利索能及的事,你将永远没有遗憾!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父母带着遗憾走,让活着的人永远被这“遗憾”刺痛。如果现在还没有醒过来,等他们走的那一刻,他(她)们也会把他们的唠叨和教训,“不讲理”和“小心眼”全部带走。如果当你明白了他们的唠叨和教训是对你的爱的时候已经是一切都来不及了。所以父母活着就是一喜,父母年长一岁就是一惧。父母多活一天说明你还要继续做父母眼中调皮的孩子,但,你孝敬父母的时间却在一分一秒的以最快的速度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因为,一个人从他(她)哇哇落地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我们生活得时间是不会顺时针的,等时间倒计时到1的时候也是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谁也不知道我们的父母能够再享受几载春秋,再给我们几载大爱。但是有一个永恒的真理是不变的:在我们掌控的时间里做个孝顺的孩子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大回报!
TOP
3#

其实我觉得也是,并不能说明把老人送去养老院就是不孝敬老人!

现在的社会压力很大,而子女们要努力工作,还要照顾小孩!并不是不照顾老人,而是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如果只是让老人天天在家里,还不如让他们去寻找自己的快乐!

在养老院里,大家可以一起打牌,聊天,看电视......他们的年纪相仿,共同话题也多,所以,在养老院里并不孤独!

也许有人认为,老人在那里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老人的朋友,都住在一起,找两个保姆,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快乐的享受天伦之乐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