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设机巧,欲擒故纵
孟子善于紧紧抓住对方的心理,先是不动声色地问答,先纵后擒,引人入彀,然后迂回曲折,层层深入地论述问题。机巧和擒纵体现在掌握论辩的主动权,娴熟地运用逻辑推理上,目的是造成对方的自相矛盾。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采用迂回战术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仁政和经济思想,劝其“保民而王”。他论述问题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针对齐宣王关于霸道的询问,孟子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言“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趋向缓和,进入谈话情境。再以“牛羊何择焉”,词锋一转,为百姓辩解。齐宣王只好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后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于是齐宣王赞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请教。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曲折起伏,颇有意趣,最终把齐宣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为例,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大展他的仁政蓝图,说得齐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擒纵有致,游刃有余。
二.取譬设喻,形象说理
这里的设喻包括用比喻和讲寓言故事两种形式。先说比喻。这种修辞格,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来说理。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也是形象的比喻,说明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这样,“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就异常鲜明而突出了。“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也是具体而形象的。其中“缘木求鱼”等比喻因生动形象而变成了成语沿用至今。
再说寓言。《孟子》散文中有许多寓理于形象的人物故事,是早期的讽刺小品。齐宣王派人对孟子窥伺盯梢,孟子很反感,于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