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人对信的理解 [复制链接]

1#
历代贤人圣哲对于信的强调绝不亚于书,想《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一些古典名著都有强调对信的理解以及道德理念,都有通过信对人性的诠释和故事情节的描绘。《左转·僖公二十五年》记载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其意主要是说统治者有“信”,是立国的根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础,老子说:“言,善信”,说话做事要恪尽职守。孔子也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将“言必信,行必果”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准则。孟子则把诚信看作是做人立世的垫脚石,他所说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即证明了孟子对信所持的观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