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论忠孝难两全 [复制链接]

1#
忠孝难两全,这是中国流传的一句俗话。但是这句话真的正确吗?


我觉得这句话常常被用于一些仁人志士,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甘于奉献,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忽视了自己的家庭和亲人。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工作和家庭真的就是矛盾的吗?


我觉得不一定,由于工作的繁忙导致对家庭的忽视,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精力。


确实有些人常年在外工作,由于工作制度的问题不允许常常回家。但是,这是可以弥补的,首先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有时间就多回家陪陪家人,回到家后,多关心家人,让家人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让父母感受到你的孝心,孝心不能以时间来衡量,不是你整天和家人在一起,就一定是个孝子,关键在于你在父母身做了什么,有尽心照顾父母吗?有好好的陪父母说说话了吗?如果做到了,这样尽管你不常回家,但也没有把孝丢掉。


还有一点,有些人在外忙碌了一天回家倒头就睡,有些人工作上的不顺利,回家就冲家人发脾气,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回家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带给家人一个阳光的自己,这样家人也会比较开心。


所以说,忠孝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两全的,关键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分享 转发
TOP
2#

有一位陕西医疗队员当天接到命令的时候,母亲已经被西安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到灾区第一线,结果三天后母亲去世了,当别人劝慰他时,他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没办法,忠孝不能两全。”忠孝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最注重的两种品质,忠诚代表对祖国忠诚,对人民忠诚,对生活的这片的土地的热爱,孝就是对父母的爱,对兄弟姊妹的爱,对父老乡亲的爱,扩充开来就是忠诚,因此人们说忠孝不两全,就是舍小家顾大家的大爱精神,养育自己的父母是至亲,但是当国家有难,民族危机的时刻,我们中华儿女总是舍弃个人得失,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胡主席温总理是这样,我们的子弟兵是这样,我们的白衣天使也是这样。所以在这种精神面前怎么能不被触动,不被感动,不被鼓舞呢?希望我们都能像这些平凡英雄一样,为灾区人民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与他们相比,我们也许去不了前线,但是我们同样可以为灾区人民服务,从一点一滴做起,众多的一点一滴就会融会成大爱的海洋!
TOP
3#

自古成大事者,都难免要经受忠孝难两全的考验,其实对父母的“孝”和对祖国的“忠”并不矛盾,这种“忠”是更大程度上的“孝”。但“孝”有多种表达方式,并不是一定要守在父母身边才算是“孝”。

可是,如今再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心中难免不生疑窦:忠于事业,恪尽职守,理当如此。但当它与父母亲人特需亲情关照产生矛盾时,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可孰急孰缓呢?在单位,无论你肩负何种职责,离了你,单位不会就此瘫痪,不会因你没上班而消亡,而父母关键时刻没了亲情,并就此撒手西去,你难道不后悔一辈子,忏悔一辈子?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他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吗?一个不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他拿什么来报答自己的父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