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生与爱国主义 [复制链接]

1#
爱国主义并是某一时代的产物,而是无论任何时代都应该大力弘扬的精神,是不能随着某一个时代的结束而结束的。爱国主义,这是一个伟大崇高的话题,身为学生,我们也可以付出行动,为国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努力将自己变得更好,将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学生们体现爱国,没有必要执着的非要为祖国做什么,因为,学生现在的力量是渺小的,即使是想要去做什么伟大事情也无法做到,所以不如将爱国铭记于心,做好自己,锻炼自身,提高自身。这样才能够不浪费时光,尽自身全力,将爱国付诸于行动之中。
分享 转发
TOP
2#

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及为她的独立与富强而斗争的献身精神。
TOP
3#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概括起来说,爱国主义是情感、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统一。
以上是百度百科的释义,但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而言,我所理解的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祖国,但绝不疯狂。夸赞祖国,但绝不偏激。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为钱,美人而窃取国家机密出卖祖国。爱国主义就是我骂祖国千百遍,却不允许别人说她一个“不”字。
TOP
4#

著名诗人艾青曾写道:“为什么我的眼睛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爱国主义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就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敬仰。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爱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等名言,都寄托了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和一片赤诚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范仲淹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忧心天下。“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这是自古就传承下来的爱国之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纵观中国历史,也发生过民族战争,也出现过分裂和内乱,但民族团结和睦却始终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心愿。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和自由,但绝不能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在抵御外来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精神,开拓进取、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爱国主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