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礼与义 [复制链接]

1#
        礼义出自《诗经.卫风.氓序》:“礼义消亡,淫风大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套礼节仪式即为礼,合于这些的做法即为义。
        “礼”的含义是尊重。礼者,敬人也——这是孔子对礼的最精辟的解释。这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人际交往要以尊重为本,敬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礼多人不怪”就是这个道理。待人接物都要讲究礼的重要性。第二,礼仪师交往艺术,“仪”指形式,是规范的表达形式,即把礼表现出来的形式。
        “礼义仁致信忠孝节勇和”是中华五常五德。将礼义作为首位尤可见其在中华义理中的关键地位。
        现在的我们更应关注传统义理,弘扬中华美好德行。为中华崛起贡献力量。
分享 转发
TOP
2#

义,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棕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