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尊师重教之礼 [复制链接]

1#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老师是“传道”者,尊重老师是敬道的延伸,尊师礼仪是敬道仪式的一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尊师礼仪一直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荀子说:“君子隆师而亲友。”关汉卿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谭嗣同说:“为学莫重于尊师。” 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有尊师的传统,尊师礼节至今被我们所传扬,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尊师重教礼仪:
         古代,人们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敬仰。最早记载我国尊师重教的古籍是《礼记•学记》,书中记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难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此说明尊师是最重要的。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才会使人重视学习,重视教育。
        中国古代对于尊师有一整套严格的礼数法度。《礼记•曲礼上》载:“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意思是学习之礼,只听说到老师处学习,没听说让老师上门来教的,懂礼的人,只听说别人主动来学,没听说主动去教人的,足见师道之尊。师生相处,尊师的礼数套路严格细致。
        尊师重教礼仪诸如出行、站立、路遇、谈话、饮食、穿戴等都有详细的条目规定。比如跟老师出行,只能尾随其后,不可越过老师而与旁人答腔说话。在路遇老师,要快步向前,先站正了,再拱手向老师表示敬意;老师问话就答,不问速退一侧。在座谈或筵席之间,面前倘有老师的书籍或琴瑟等,应跪着把它搬开,切不可抬脚跨过。陪老师闲坐,老师问事,要等老师说完才回答;向老师请教时要起立。老师召唤时,答应不能用“诺”,而要用“唯”来回答,并且立即起立,以示恭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