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人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养生的世纪。由此,各种养生方式和养生理论竞相提出。然而,好多人不知道,对于养生,庄子才是最具有权威的人。
谈到养生,庄子的养生理论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但同时也是最难的。庄子的养生理论还是在于“自然”二字,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顺乎天。”何谓“顺乎天”?庄子认为,自然造化赋予人以生命,那么人类本身更要善待自己的生命。战国时代,各个思想学派都把“富国强兵”作为思想的出发点,唯独庄子独辟蹊径,把生命的珍爱当做主要的思考方向,他思考着如何能让有限的生命在人世间充分的获得快乐和安宁。在庄子一书中,有一篇《养生主》,里面主要就是讲养生的要领。由于善于养生,庄子活了很久,是个高寿之人,据史学家分析,他大约活了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在庄子的养生要领中,他首倡“顺任自然”。庄子认为:“善于养生的人处事都遵行自然的轨迹,不刻意而行,不损身伤神。”为了说明他的理论,他还讲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很多人都是有所了解的。庄子讲这个故事,意在说明:生活,就要像庖丁解牛那样,顺任自然,不过于强求。庄子还认为:“一个人若要养生,必须内外兼修,才能得到肉体的高寿和精神的长久。”在当今社会,有些人只是为了延续生命,继续享受物质生活而去养生,然而在庄子看来, 那只不过是浪费地球的宝贵资源罢了。也有些人为了求得精神的超越而不断的拼命工作和思考,不去爱惜自己的身体,在庄子看来,也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真正的养生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淡自然。现代的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逐渐的被物质化,人人竞相逐利,遇到不如意之事便大为恼火,这与庄子的养生之道是相悖的。庄子教我们:“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事物之徒乐变,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此皆顺比于岁,不易于物者也。驰其形性,潜之万物。终身不反,悲夫!”养生,养的是质量,而非长度,活的再久,也有死去的一天。所以,正真善于养生的人,不会让身体成为名誉的寄托、谋略的场所和世事的负担。换句话说,人不要被世俗所累。
然而,“不为世俗所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相当有难度。身在社会,不去适应社会大环境,又怎么能生存下去?所以,对于庄子的养生之道,我们应该取其精华,为我们所用。你可以有自己的远大追求,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然而,不要让自己太累。你可以爱财,但一定要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