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中药的好处 [复制链接]

1#
一. 中医临床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自己才能有发展和进步: 1. 如何学习:  在我们已经走过的历程中可以容易的总结出,中医临床医生的临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不外是通过在 学院学习(可以比较全面掌握中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可以鉴别今后学习的东西是否正确,但离临床实际有比较大的差距)正规的学院学的东西一定要完全掌握好,最好都背下来,成为今后处理疾病的科学依据和处理疾病的一种方法。  随师学习(这是历代中医继承学习的最好、最直接掌握前人经验的捷径,尤其是学习名师的经验会有极大的好处,是中医临床技能提高的捷径)老师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是老师及他们的前辈的经验积累,平时是花钱买不到的,学习老师的经验不要变形,更不能随心所欲。要如实的把老师的经验百分百的接受下来,背下来,还要原封原样的应用一阶段,成为自己随时能应用的技能,将来会受益非浅的。 学习他人的经验(杂志、学术介绍,病人病历治疗中的好经验处方,民间验方、效方经验等)从杂志、学术报告中学习,要有技巧,要会识别那些是假的,那些是好的,可以在自己临床应用中体验后逐渐成为自己的经验;从病历中学习,也是一种技巧,关键是要会读方,过去我们的中医大夫,经常会遇到病人拿一张处方问大夫这个处方如何,可以治什么病?这时就要考验这个大夫的读方能力了,应该说每个合格的中医医生都能够通过读方给病人讲解这个处方能够治疗什么病,处方好不好等。医生有了这个能力,就可以不断通过病人的反映,而了解处方中关键的药物,而成为自己的经验,千万不要小看别人,人人都有好的经验有待自己去发现,有时我们自己发现的东西,对方自己还未意识到呢!例如:我在门诊出诊过程中,经常看到末个老大夫的处方,,通过病人的反映,和反复琢磨他的处方,逐渐摸索出他在治疗病人口苦症状时会一定用白芍、白术、杭菊、谷芽几味药,我就在以后给病人治疗时,有口苦症状时,加用以上几味药,就成了我的经验了。  对于民间验方也是如此,不要小看了民间药方,是在民间经过反复实践的,有效果的验方,就看你如何看待他了。我在江西工作时,南昌有新生儿服用“钩藤茶”的习俗,是老百姓在药店一次购买10包,连服10天,可以下毒火,预防生疖子。但是在医院的大夫并不知道其组成,我就到药店看药师抓“钩藤茶”,发现其组成有6味、8味等几种,6味的组成是:勾藤、蝉蜕、木香、乌药、枳壳、槟榔。以后我在临床中应用于小儿夜啼症,发现效果很好,后来在“钩藤茶”基础上加夜交藤、珍珠母后,效果更佳。从此这个治疗小儿夜啼的处方就成了我的经验方。  关于经方和时方的应用,我的看法是在用伤寒、金匮方时,要原症,原方应用效果最佳(如小青龙汤、白虎汤等),而时方就要随症加减为好。 部分人还可以有家传经验。  2. 积累自己的个人经验:  通过不断学习和临床,不断积累临床的诊断治疗经验。对于一个好的医生来说,在临床中最后的治疗才是说明疗效的依据,所以医生所掌握的经验处方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医生脑子里,对于每个病症都有三套基本处理方法或三套处方。这三套处方是:通过学院学习掌握书本中一套处方、通过从师学习掌握一套经验处方、自己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经验处方。这样在临床中,首先应用自己的处方,不效可以改用从师的处方,再不效可以用书本的效方。我在临床中这样使用,不但可以保证治疗效果,还可以再总结新的经验处方。最后达到处理病人的疾病,得心应手,是走向名医的必经之路。 3. 不断总结,强化自己的中医诊断技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