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华礼仪之美 [复制链接]

1#
       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节之多之全可谓是冠绝天下,举凡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不有一套完备的礼节。
     无论是旧识还是新朋,后辈或是长辈,在见面时一定会采取各种见面礼仪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礼者,自卑而尊人。意思就是说,通过自谦的方式来表示对他人的敬意。第一, 作揖,表示问候、致谢的意思 ; 第二,鞠躬,是晚辈对长辈表示恭敬之礼; 第三,万福,女子见面的礼节,有祝福对方多福之意 ; 第四, 磕头,又称叩头、叩首或跪叩,表示敬意或赔礼道歉;  第五, 团拜,意思是相聚而拜,此礼用于 亲朋好友为吉庆之事相互庆贺 。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自己的言行有失礼不当之处,绝不可将错就错。而最得体的方式,便是道歉,能及时而真诚道歉的人,才配得上胸襟广阔,品行不凡。一般的场合,表示歉意可用“对不起”或“很抱歉” 有劳别人或打扰别人可以说“打扰了”或“麻烦了” 渴望得到别人的原谅可以说“多多包涵”或“请您原谅” 愧对别人时就应该说“非常惭愧。
      笑是人们沟通感情, 传递信息最好的方式 。笑容能够消除陌生感, 让人感到安全,感到亲切。而笑作为一种礼节,表示对人的尊重和理解,更是自身修养和礼仪的体现。 笑是人内心活动的体现,自然也有很多种类。古人云 ,笑一笑 十年少 ,可见愉悦的心情对健康也十分有益, 笑也可以长寿。笑也十分有讲究,公共场所切勿笑到忘我,不然有失仪态,令人反感 ;遇到嘉笑,应保持微笑,以示谦逊,切勿大笑,自我陶醉若遇领导或长辈 应保持微笑以示友好,切勿媚笑,阿谀奉承。
       从周公制礼乐起始,礼节就已不仅仅是人的一种美德,而成为一种不可逾越的行为规范。中华礼仪历史悠久,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文化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年轻的一代更应该继承发扬中华礼仪之美。
分享 转发
TOP
2#

公共礼仪
(一) 特定公共场所礼仪
1、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请其让自己通过。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相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这是很失礼的。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观的。在影剧院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也不可把影院当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观众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
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1)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内。就座时,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
(2)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
(3)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桌椅板凳等都属于公共财产,应该注意爱护,不要随意刻画,破坏。
(二)乘车礼仪
1、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不骑车带人。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2、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上车、登船时要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在车厢、轮船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要让小孩随地大小便。
3、乘公共汽车: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别人占座。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
(三)旅游观光礼仪
1、游览观光:凡旅游观光者应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
2、宾馆住宿:旅客在任何宾馆居住都不要在房间里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客人。对服务员要以礼相待,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
3、饭店进餐:尊重服务员的劳动,对服务员应谦和有礼,当服务员忙不过来时,应耐心等待,不可敲击桌碗或喊叫。对于服务员工作上的失误,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语,加以讽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