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来看,伦理道德也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因素在于其高级管理层是否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辽沈战役胜利后,毛泽东这样评价这次战役:一个成功的指挥家在于其是否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如果将介石肯放弃自己在辽宁的利益,那么这场丈就不好打了。此良证也。
每个人也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早晨起床,却惊讶的发现经过第一次水洗的衣服已经面目全非,成为一堆垃圾;当你住进
医院,假医加药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当你上街买菜,小贩在用狐疑的眼光打量着你的同时,你还得担心是否够称......骗局无处不在。这一切的一切似乎是由伦理道德的匮乏引起的,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切的一切恰是因为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自毁长城。消费者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是得罪不起的。联想虽不伦理,不道德,但他没有得罪消费者,没有破坏自己生存的根本,一样可以生存,发展,壮大。可见,企业成功生存发展与否不在于其有没有伦理道德,而更在于其有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才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再次,从企业的生存发展的环境来看,要建立企业伦理道德,要看有没有适合伦理道德生存的土壤,发展的环境。就国际环境来看,国际上没有几个企业是讲伦理道德的。拿菲利普来说,在灯泡制造上,先是欺骗中国企业向欧盟出口不合格产品,造成欧盟对中国企业的反感,随即反过来打压中国企业。典型的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家伙,别说其不够伦理道德,就是说其无耻也不为过。但是菲利普至今依然是世界知名的巨型跨国公司之一,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其生存与发展。
再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有伦理道德的的企业也没有几家。借贷不还,打政策法律的擦边球......此类状况举不胜举。伦理道德何其混乱,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中,一个企业海谈伦理又有什么用呢?在大家都不讲伦理道德,不守规则的大前提下,哪一个企业讲伦理道德,守规则是注定要走向失败的。屈原的悲惨下场告戒我们:不要以为世人皆醉而我独醒是可歌可泣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