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君臣之礼——红楼梦里的潜规则 [复制链接]

1#
封建礼教确立了“三纲五常”的标准,要求世人严格遵守,执行。其中,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不难看出,君臣之礼为三纲之首,这是整个封建时期巩固君主专制制度,树立君主权威的需要。《红楼梦》中,虽然并未对皇帝做详细而直接的描写,但却从侧面表现了皇权至上原则。
      贾府乃是钟鸣鼎食的封建大家族,深受皇恩。林黛玉初入京城,亲眼见此时贾府的奢华。仅是两府的府邸,就已经占据了大半条街
,建筑装饰无不是富丽堂皇,规格甚高。更重要的是,“敕造宁国府”,敕,表明乃是奉皇命所造,这是莫大的荣耀。进得荣国府,又是一番景象。府中有个“荣禧堂”,乃御笔亲赐,可见贾府盛眷正隆,备受器重。
      
     再提及贾府的官职,由军功起家,官至侯爵。宁国公和荣国公过世后,分别由嫡长子袭了爵位。荣国府贾赦承袭了爵位,次子贾政论理是没有官职的,然而“皇上因恤先臣,即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儿子,立即引见,遂额外赐了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这种矜恤重臣,恩及家人的做法是帝王显示仁慈宽厚的一贯做法。但是,树大招风,君心难测,今日的恩宠有加,转眼就已是过眼云烟。不过短短几十年,一个人丁兴旺的家族就面临抄家收监,分崩离析的下场。贾府落败除了自身作风建设有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没有尽到君臣之礼,过于高调,不懂得收敛,低调行事。对于这种挑衅君王权威,嚣张跋扈,有损皇家仁义治国形象的臣子,怎么可能就此姑息?另一方面,四大家族通过联姻形成了一个利益团体,不免有结党营私,谋逆之嫌,加上有心人士的挑拨,贾府的命运可想而知。
大观园是整部《红楼梦》情节展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它见证了红楼众多女子的命运历程,另一方面,它也是贾府兴衰的标志。大观园起于元妃省亲,为了能够符合皇家的规格,显示皇家的高贵,贾府严阵以待,斥巨资打造这座富丽堂皇的大观园。圈地造园,堆山凿池,起楼竖阁,邀请名流题词做赋,网罗天下珍宝置于其中,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硬件设施符合了迎接皇妃的标准,软件设施也不曾落下。在会见的礼仪方面,也小心谨慎,唯恐有所差错。“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皆有规范。贾政虽是元春的亲生父亲,见到女儿时仍需行跪拜之礼,贾母在贾府地位极高,且年事已高,也要“按品大妆”,方可拜见。因为元春此时代表的是皇室,一举一动,皆按皇室之礼,倘若逾矩而行,则就是丢了皇家体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