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为内,静为外。定为内容,静为形式。一旦于内得定,我们外在的文化、生活、人生、社会和整个天地万物,就能静下来。静有沉静、安稳、条理、畅达、庄严、圣洁等诸含义。禅宗说:“万法本闲,惟人自闹”。意为天地万物,人伦社会等,本来是没有什么事的,一切都很好的,但人的颠倒迷乱,人的强行作为,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是麻烦、动乱的源头,不仅打扰自己,也严重地打扰他所接触到的一切人和一切事。佛陀称内在有定的人可以“庄严国土”。因为此人有定、得定了,其定力显发于外,就可以让外在的他人它物在其定力加持下,当下自然地获得从未有过的沉静、畅达、庄严和圣洁,转贪嗔痴为戒定慧,这就是“庄严国土”。儒家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与“庄严国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儒更喜欢使用“风气”“气象”“气质”等与“气”相关的术语,来指称内定外静之境,如习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