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孟之道核心 [复制链接]

1#
(1)孔孟之道是中国古代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为封建统治者所竭力提倡的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思想,其本质和主流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2)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来讲,巩固封建统治,实现天下太平,莫过于平民百姓人人老老实实,循规蹈矩。(3)孔孟之道提倡“礼”治,正是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4)与诸子百家中其它学派相比,孔孟之道的独特之处,正在于倡导封建“礼”教。所谓“仁”政,“爱人”之类,其它许多学派都有此主张,不过具体言词表述有所不同罢了。(5),所谓“仁”,不过是从下层平民角度考虑,对统治者提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祈望,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从来没来没有成为事实。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笔者认为,孔孟之道的核心就在于提倡封建“礼”教。最后,再说一句话,孔孟之道,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已如上所述,是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其总的趋势是逐渐退隐江湖,进入中国历史博物馆当展品。现在一些学校成立国学院,一些学者嚷嚷振兴国学,其实不过是孔孟之道的辉光返照罢了,绝不能算作“孔孟是批不倒的”的论据。观察时势要看社会民众的基本生活方式,要看社会全体的演化,不能只盯在几个学者身上,看他们作秀。
分享 转发
TOP
2#

儒家不是教人赚钱的,也不只是教人为了家庭兴旺而赚钱的。儒家重视的是“义”,是为了实现道义,而在世间奋斗。即使赚了钱,也绝不做金钱的奴隶,欲要做金钱的主人,以金钱为工具来满全道义的要求。
TOP
3#

儒家不是教人赚钱的,也不只是教人为了家庭兴旺而赚钱的。儒家重视的是“义”,是为了实现道义,而在世间奋斗。即使赚了钱,也绝不做金钱的奴隶,欲要做金钱的主人,以金钱为工具来满全道义的要求。
TOP
4#

中庸”作为至高的仁德或人生智慧,只是一种理想境界。且不说今天,就是古代,中国人也普遍缺乏“中庸”的品德和智慧,好走极端,例子一抓一大把。孔子曾感慨:“中庸这种美德,人们很久没拥有了。”说如果找不到合乎中庸之德的人做朋友,那就选择狂狷之人交往,因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不是安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