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子仁爱思想与如何做人 [复制链接]

1#
学校教育承载着确立学生一生道德人格的神圣使命。人性是有丰富层次的体系,其中人自身所具有的未完成性,是做人教育的前提条件。而孔子所说的“仁”是指综合了人类的各种美德而形成的一种完美人格,是对大学生进行做人教育的最好内容。做人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然而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内容来实现这一目标,看法却不尽相同。我们提倡面向现代化绝不是一味地贪新猎奇,事实证明,新奇的东西也并非都有生命力,浅薄无聊的观念也常有新奇的面孔。只有以本民族的文化为根基,同时吸纳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征的教育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伦理特征,这种伦理特征的形成与孔子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要讲的就是做人的道理。孔子的理想正希望人人成为有道德修养、有学问、遵守规则的君子,以此达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在当今大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人生理想等处于无序状态的情况下,把孔子思想列入做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孔子思想中“仁”指的是什么呢? 简单地讲就是“仁者,爱人”。 就是说人应该有一颗爱心并以爱心待人处世,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彼此真诚地互动感通和互济相恤。所以“仁爱”是一种以对人生命的尊重和肯定为基础,落实于个体自我的完善,并以达到人我和谐共处为目标的互济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人与人彼此相互担当的义务。  做人,是人人都要面对的课题。毛主席讲: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人的一生,期望社会和他人给予的评价很多,其中,如果说某人是个堂堂正正的人,是个大写的人,这是对他至高无上的评价。   大学生在做人方面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诚信意识淡薄;二是团队精神欠佳;三是心理素质有待提高。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是有关联的。不诚信,别人就不愿与你交往。不与别人交往,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更说不上什么团队精神。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把诚实守信作为立身处世之本。"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等等珍贵的论点都说明了一件事:要想成功地与他人合作,就必须遵守诺言,待人诚信。 孔子曾经对信义做过精辟的论述。一次,他的学生子贡向他请教治国方法。他说:"确保粮食充足、军队充实以及对人民的信义,就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子贡又问:"三者如果要舍其一,应该舍哪个"? "军备"。"不得已再舍一个,怎么办"? "舍粮食"。"为什么不能舍信义"?子贡又问。孔子说:"人难免一死,没有粮食可以,如果没有了信义,根本与禽兽无异,这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古人把诚信看的比生命更重要,宁舍性命而不背信弃义。而我们很多同学,看看有多少能做到的。而且还很不以为然,理直气壮地说,不就这些小事嘛?同学们,都听到了,你们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吗?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的失信给其他工作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后果。  很多大学生还缺乏责任感,对于自己应做的事情没有一点责任心,要么就拖、避、逃,要么就自以为是地说:“不做又会怎么样?能把我怎么样?”大家看看啊,这样的学生连最起码的做人道理都不懂,为所欲为,以自己为中心,这是多么可悲!还自以为是地说自己很有个性,很有叛逆精神,又是多么可笑啊!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单枪匹马创天下的超人时代已经结束了。社会对人才的团队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 有人曾经问过闻名世界的指挥家卡拉扬:"您是如何指挥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的?"卡拉扬说:"我只强调三个音,来使我的乐队变成团队。首先是'起音',起音不齐,乐曲就乱。第二是个人的'专业音',不管是吹喇叭的还是打鼓的,要表现出自己在专业上最好的、最高段的音。第三是'团队音',就是个人打出专业音之后,还要考虑到整体,不能成为干扰别人的音"。 任何个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更要靠与你一起奋斗的那个团队。所以,部分同学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与同学们一起上晚自习,想租房外宿搞个人小天地等等,都是缺少团队精神的表现,结果自然不会令人满意。  实际上,不重视团队合作,不重视人际交往,还会产生心理问

题。研究表明,引起人们心理障碍的原因,90%都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很多因学习原因退学的学生多是不乐与同学交往,不善沟通,团队精神欠佳。     所以,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是很不容易的,标准也是很高的。我认为,至少有五条:一要有高尚纯洁的品行;二要有积极健康的身心;三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四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五要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学会做人,就是要从以上五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把自己培养成能适应不同社会角色,能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人.     大学生是社会的示范,是国家的栋梁。这栋梁两个字,不同时代内涵不同。在皇天后土的朝代,为治理社稷当官,是为栋梁;在抗战年代,拿出力量,拼死疆场,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是为栋梁。在今天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栋梁之才不仅应该为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而且应该成为精神文明的表率。一个人,几十年事业生涯,工作可以换,地点可以变,职位可能升降,责任可能增减,但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一个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这样的一个做人目标永远不要丧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