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企业伦理的困境 [复制链接]

1#
当前企业竞争从产品、技术、服务、人才、品牌等形式向文化价值观更深层面发展,此全方位、多层次竞争态势使我国企业全球市场结构中的位置及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峻的挑战。尽管发达国家企业文化伦理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但跨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其企业文化及企业伦理已经成为无往而不胜的利器,鉴于此,本文提出在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构建发展中国企业伦理的思路,以期从更深层面探索中国企业如何构建并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紧迫性分析

  1.社会价值观念全球化浪潮

  经济全球化不但深化了世界经济联系,同时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因为要实现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有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国际通行基本伦理规范与之配套,这势必引发各主权国家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而文化的交流与观念的碰撞使得与全球经济活动一致的强势价值观得以迅速传播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较强的生命力,因此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强势价值观全球化。

  2.市场游戏规则并不同情弱者

  中国企业即已涌入世界经济、市场全球化滚滚浪潮之中,就只有认同、遵守国际市场通行市场规则及与之并存的市场伦理规则,否则“人家不会与你竞争,因为人家已把你排除在其市场之外了”。应该说中国企业家已从深刻教训中认知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对产品质量不断精益求精,因为这样才能通过公平竞争取胜。

  3.市场竞争已在更深层次展开

  市场竞争除在产品、价格、质量、服务、品牌等浅层次竞争外,更深层层次竞争乃是文化价值观竞争,既产品背后所传播的价值观念竞争。比如太多中国青年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因为美国大片而改变,再如很多人一边指责麦当劳快餐是洋垃圾,一边在那里享受着那种独特的悠闲,可见未来竞争成功的关键乃是建立文化竞争优势。

  因此在遵守市场竞争规则的前提下崇尚企业伦理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与发展潮流,事实上全球化过程中,企业主导伦理建设正在蓬勃发展但尚无既定标准,且国人现正处于新旧价值观念冲突、磨合以及抉择的过程之中,因此与其采取漠然观望以期被动地适应与调整,不如积极去探索、构建与发展适合中国企业的优秀企业伦理以赢得员工、消费者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的心乃至成为全球市场主导伦理。

  中国企业伦理建设困境分析

  中国企业伦理建设困境问题之根源,一是企业对企业伦理建设的态度,企业对企业伦理的态度集中体现在对企业生存发展的目的、对消费者权益及对内部员工的功利性诉求以及对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漠然,而正因为功利性诉求导致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漠然;二是整体市场环境对经营伦理的态度,这种态度集中又体现在伦理规则缺失。

  (一)企业对企业伦理态度分析

  1.提升消费者权益作为竞争手段的功利性诉求

  企业之间激烈竞争使消费者享受到上帝般待遇,提供完善周到服务的企业因此获得良好信誉和顾客青睐,但能始终如一坚持的企业却少之又少,原因一是这种完善周到的服务需要大量投资;二是对于功利性企业家来说,当其目的实现后,出于追逐利润最大化,其降低服务质量又成了自然而然的现象,因此企业家的功利性与提升消费者权益以乎成了一个永远博弈的过程。

  2.对员工以人为本的功利性诉求

  事实上有很多企业家一直在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意味着增加更多资金投入竞争,但企业竞争能力提升并非意味着利润的增加,这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却意味着员工利益的忽视或员工福利的降低,另一方面更多考虑员工利益或增加员工福利必然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或降低企业发展速度,或企业投入减少而导致竞争风险增加。在无法预知其他企业行为的前提下,从保障市场竞争优势角度,企业面临类似困境时必偏向前者。

  3.建设企业文化作为竞争手段的功利性诉求

  当前大多数企业文化建设往往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建设企业文化终极目的仅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和对外竞争,但事买上企业文化的作用并非仅限于此,企业文化可表达出企业生存哲学,从企业终极目的来说,竞争并非目的,而仅是实现其目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当前我国多数企业经营行为目的均表现出竞争制胜功利性诉求的特性,我们讲究以奇治兵、讲究策略,看重当前短期的显性效益,而当我们企业热衷于策略与技巧之时,热衷于价格战、质量战、广告战和品牌战之时,西方企业却采取稳健与遵守伦理秩序的方式进行经营,他们并非真的蠢,而是大智若愚,因其几百年市场经济早已历经此阶段并深知其弊病,因此与中国企业竞争时往往不战而胜,而我们企业往往则是占了小便宜却吃了大亏。

  (二)整体市场环境伦理规则缺失

  市场法规不断增加完善,但为何市场运行效率低下?关键在于其得不到主导伦理规范有力支持反而受到其强烈抵制。如国人对丑恶现象视为正常,对伦理问题漠视无睹,而对抵制丑恶的善良举动受到公然嘲笑,因此说道德危机虽有夸张,但世风日下绝非空穴来风。

  即便各种法制层出不穷,但新问题依然源源不断产生,皆因法制仅为规范框架,难以面面俱到,故公然出现在遵守法制前提下积极地进行寻找法制漏洞进行“合理避税”的正常行为(实际上合理避税无可厚非,但从该现象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单纯依靠法制的弊病),虽有企业和企业家虽坚守道德良心或决心成为改革市场伦理的先锋,但更多的是反倒成了先烈,也就是说改变市场伦理观状非一人一企之力所及。

  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策略建议

  根据上述企业伦理建设困境产生原因分析,提供以下对策思路:

  1.积极提炼、构建企业主导文化伦理观念

  全球化快速发展使传统竞争优势不断降低,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不再是创新的技术,也不是雄厚的资本,而是关于人思想观念的一套价值体系,西方国家企业具有强大竞争力关键在于其强大文化伦理传播及影响,因此优秀企业伦理观念是企业长远生存、发展的前提。

  中国优秀企业家积极建设自己企业文化伦理但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与行为,其表现就是找不准自己的位置,结果不是生搬硬套、一味模仿就是片面理解、闭门造车,其结局可想而知。因此把全球化和本土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企业文化伦理关联对象各个角度构建中国企业文化伦理主导观念体系以提升中国企业文化伦理竞争力。

  2.建设并完善企业经营伦理法律制度规范

  企业经营伦理关系和谐是整个市场经营活动的基础保障,因此可以通过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其和谐的伦理关系。市场不同情弱者,市场并不因我国企业属于发展中国家就可以获得消费者的同情,就有权不改善廉价劳动力的生产环境和条件。

  3.加强企业自身伦理规范建设

  企业伦理是企业生存的深层考问与深层精神支撑,现阶段经营出现诸多问题本源最终均可追溯到企业伦理,因此企业伦理建设首先要求管理者具有较强的伦理管理意识,管理者道德是创造优秀企业伦理的关键,并因此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文化和合理的企业制度以彰显崇高的企业伦理。

  故企业伦理将是企业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当前面临国内、国际双重夹击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加强企业伦理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来源: 中铝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