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 [复制链接]

1#
在我国台湾秀美的日月潭湖畔,最巍峨宏丽、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恐怕要算文武庙了。庙里供养的神祗,除了被历代中国人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而外,关公,也就是三国时代的关羽也赫然列于其上,被人们并称为文武圣。其实何止是在台湾,在中国的许许多多地方都有文武庙、关帝庙,供奉着无数的关公像。甚至可以说,除了读书人外,普通人供奉关公的比孔子还多,君不见那些大大小小的商店、饭馆店堂里,不是到处矗立或悬挂着那个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身披着绿袍的美髯公像吗?大家知道,中国文化向来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人们尊崇偶像也总是道德超过了宗教、美学等含义,尊崇关羽也首先不是要乞灵于他的神力,而主要是崇拜他的伦理道德。那么,中国人通过崇拜关羽所表明的道德意愿,他们所肯定的道德内容又是什么呢?显然,那就是忠、义。关羽死后不久,曾被封存为“忠义侯”,在中国人眼里,关羽就是忠、义的代表。
说到忠,关羽对于刘备,和以刘备为核心的集团确实十分忠诚。自从与刘备在涿州结拜之后,他同张飞对于刘备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即刘备——引者注)周旋进退,不避艰险。”[1]就是说,他们之间既有君臣之义,又有兄弟之谊。最感动人的是,他被曹操俘虏后,刘备逃归袁绍。此时,尽管曹操待他礼之极厚,先拜偏将军,后以斩颜良之首,破白马之围而被重加赏赐,封为汉寿亭侯。但是他始终忠于刘备,不肯留在曹操那里。他对前来探询的好友张辽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果然,在知道刘备的下落之后。他“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入汉以后,他镇守襄阳、荆州,屡立大功。一直到最后战死,其志终不改变。元明时期的口头文学和据此而形成的《三国演义》,更是着力渲染关羽的忠义,除了用曹操、关公之口一再言说之外,还加添了曹操赠战袍、作髯囊、送赤兔马,“小宴三日,大宴五日”等恩遇,以及关羽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等故事。
至于讲到关羽的义,那也是很动人的。第一表现在对于与他结义的刘备上,可以说从结义直到战死,他始终忠实,至死不变。第二表现在他对待曹操的态度上。虽然他不肯弃刘降曹,却也对于曹操的优待知恩图报,表示“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他的确是在为曹操立功之后才离开的.后来的小说中还演绎出赤壁之战后,华容道上他义释曹操的故事。第三表现在他能义释老将黄忠,赢得黄的好感和信任,并最终收服了黄。《三国演义》曾借“后人之诗”赞曰:“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自古及今,圣哲贤人、英雄豪杰可以说成千成万,为什么只有关羽如此显赫?如此得人心?应该说这不是偶然的,其关键就在于他代表了一种道德精神,代表了忠义。中国的人民群众最需要忠义,最欢迎忠义。既然关羽的道德品质集中地体现了忠义,那么他自然也就成了最受欢迎的形象。然而我们还要再进一步发问:在中国古代的传统伦理道德中,规范准则至少也有一、二十个,为什么偏偏忠、义这两项如此受到钟爱?人民群众为什么特别需要忠义?
如果我们留心一下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的传统伦理道德,从周秦到清朝,虽然几千年没有发生大的、整体的、本质性的改变,但是小的、局部性、悄悄的变化却是有的,这个变化的转折点虽然并不明晰,但其发生大致是在唐宋之间,从忠、义这两个规范的命运来说也是这样,它们被特别重视并非自古而然,大约也是在唐、宋以后,特别是在明清时期,而关羽命运的特别走红恰恰也是在这段时期里。那么,究竟在唐宋年间中国的社会历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才引起这种伦理道德的变化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