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人之所以有别于禽兽,是因为人懂礼仪,讲礼仪。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 不失色于人,指重视修身养性,经常保持气定神闲得姿态,无论仪容、应对都是庄重大方,有规律,不轻率;不失口于人,指说话谨慎,不寻人之短,不伤人之痛,也不讽刺挖苦。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人有礼貌,待人做事讲究礼节,说话恭敬文明,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与人相处和睦,不会伤害到别人,也不会被别人伤害;否则,待人粗暴,说话粗鲁,无大无小,无长无少,难免与人发生矛盾,产生口角之争,甚至拳脚之斗。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荀子》 人没有礼节,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做事不讲究礼节,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国家没有礼法,就会动荡不安。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美德,中华义理中明礼、知礼、懂礼的具体表现。古人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礼让一寸,得礼一尺.” 这些都是中华义理中明礼、知礼、懂礼的具体表现。孔子曰:“礼者,理也”,意思是说:所谓礼,就是做人的道理。
荀子曰:“礼者,养也”,意思是说:所谓礼,就是做人的素养。讲文明讲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貌开始的。礼,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升社交能力,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温暖,越有活力,越有人情味,生活也就更美好,人生也就更有意义.礼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礼仪的内容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约定俗成,同时也服务于日常生活,因此,学礼贵在实践,懂不懂礼不是成为一个守礼公民的关键,关键在于行礼,在于做,在每日的点点滴滴中去做,每个人都做好自己,遵守礼仪规范,社会就自然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