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和礼仪涉及到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身边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又不可或缺。它渗透到每个人的骨髓里,是无论人种、不分国籍的普及。也许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各自不用的规范和程度,但是它们在历史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特征是不能磨灭的。人与人交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都需要伦理礼仪的约束。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所谓“礼仪”,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而我们大学生以后进入社会更免不了与他人打交道的机会,所以学习社交礼仪、提高礼仪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