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伦理与礼仪”的形成 [复制链接]

1#
本文直接选自《原因与结果》之“第三十章道德、伦理与礼仪”之“第四节‘道德、伦理与礼仪’的形成”


随着人类的发展,“道德、伦理和礼仪”在自然与不自然的对立统一中形成。人类的“道德、伦理和礼仪”的深层的原因是人类生存、生活与进步的需要,是人类的需要与世界发展情况的对立统一。人类“道德、伦理和礼仪”的程度是历史、现实以及人类所需要的未来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道德、伦理和礼仪”的程度与人类的文明程度也是相一致的,也与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相一致。人类的生产及经济的能力对人类的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人类内因方面(或人为方面)的决定作用,但人类文化对生产及经济的人类内因方面(或人为方面)的反作用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人类理性的增强,人类对“道德、伦理和礼仪”的人为干涉性和干涉能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人类理性的深入,人类的“道德、伦理和礼仪”也越来越符合人类的进步利益,也越来越能够处于自然与人为的相对和谐的对立统一之中。
分享 转发
TOP
2#

在人类还未成为人类的时候,只有一些动物的本能。在自然的选择过程中,随着古猿对世界认识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古猿有意识地而非本能地制造出了劳动的工具,这样,古猿意识的能动性就具有了质的飞跃,古猿进化成了早期猿人,人类出现了。

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中,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随着其生产力与文化对立统一的程度不同,各有其不同的所有制及管理形式,各有其不同的社会道德、伦理、礼仪、风俗及习惯。
TOP
3#

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的水平相当低下,人们只能依赖集体的劳动、依赖集体的力量,来抵抗世界所给予的压迫而获得生存,这样,对群居的需要及“统一的意志”等成为人类普遍的与适于生存的社会性心理。原始社会又常被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其基本的组织形式为原始群落、母系姓族公社[1]、父系氏族部落与部落联盟,尽管也有群落、姓族、氏族或联盟的首领,但他们的一般社会道德是资源的公有、集体性的劳动与统一性的分工及分配,因为,不如此,他们难以维持其集体的规模及实力,也就难以保障其各自的需要、私利及生存。原始社会的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是没有婚姻关系的,其“内部盛行毫无限制的性交关系”[2],这种“毫无限制”应该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对性交对象的选择,我估计那时的性交也应该是不能妨碍集体生产的,这可能是那时性交的一个很容易被自觉遵守的性道德,因为,集体生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通常要大于性交。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人们在生产中也出现了最初的按照年龄的分工。在早期智人阶段,基本上按照年龄来划分的“辈行婚”就出现了,所谓的“辈行婚”,其实,就是年龄比较接近的人们之间进行自由选择的性交关系。随着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原始群落壮大了,出现了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姓族公社,即母系姓族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生产能力的增强,人类的规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相邻的姓族已越来越多,相邻姓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已越来越频繁,姓族外的婚姻体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好处。有哪些好处呢?一则人们渐渐认识到姓族外的通婚可以提高姓族人口的质量;二则姓族外的通婚可以减少本姓族内因性关系而带来的矛盾、纠纷;三则姓族外的通婚可以促进姓族间的联合与共同发展,以能更好地战胜不利于本姓族的许多因素。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母系姓族的繁荣,姓族的人口也越来越多,而姓族相对独立的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反而越来越小,财产的小集体化现象和婚姻的相对固定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由于在原始社会初期,人口的繁衍、教育与组织,是相当重要的,再加上姓族的集体生活以及母子关系比较容易确认等原因,母系自然就成为了血缘族群的纽带、组织者和管理者,母系姓族自然形成。而由于男子孕育后代所需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少,故男子的野外捕食工作、生产工作就相对较多,这从而开发了男子的运动、力量、气魄、胆略和智力等方面的能力,这使得男子逐渐在生产力及人类的发展中处于比女子更加有利的地位,随着男子在姓族中地位的上升,对偶婚姻的中心也逐渐地由女子转移向男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单位的缩小,姓族公社的私有化程度也就提高了;随着男子相对于女子的维护生存能力的地位的上升,姓族财产的私有化也逐渐在围绕着男子之间展开,女子逐渐成为了男子的依附,而男子也需要通过对女人的占有才能确定谁是自己的后代,这样以男子为婚姻中心的氏族就出现了,父系氏族逐渐形成。可见,人的需求也是在依据着实际情况的发展而逐渐展开,过于超前实际情况、过于落后实际情况等脱离实际情况的需求都难以展开及实现或有效实现或长期实现,并容易至于被抛弃的程度,而适当超前于实际情况展开及实现需求则能形成领导实际的局面,适当于实际情况展开及实现需求则形成一般的局面,适当落后于实际情况展开及实现需求则形成落后于实际的局面。随着氏族生产及扩张能力的增加,氏族兼并及联盟也越来越大。人类的发展和积累,必然带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原始社会中后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私有化的发展具有了可能,并逐步具有了一些现实的发展。于是,在氏族及氏族联盟内部,私有化的道德就在相对稳定的人类生存环境及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就在父系氏族阶段,逐步开始打破了原始的共产主义道德,并且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使小集体、甚至个人能够具有较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能力,因此,这时新生的私有和纷争势力等,也正在小心翼翼地、迅速地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促进力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