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说文解字》曰:“和,即相应也”。汉语中的许多词汇都表达了“和谐”的意思,和应、和顺、协调、统一、人与人和谐、人与天合一等,也就是多种事物相生相依。总体而言体现在这些方面:1.“和而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2,政治和谐,一种社会政治安定状态。3.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另外,和谐还体现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强调自我“修身”,都强调每个人都必须处理好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谋取个人利益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努力做到身心和谐,义利统一。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反对放纵欲念,不能贪得无厌,不能见利忘义。这种把对生命价值的关怀与对道义价值的弘扬有机结合起来的人生观是值得肯定的。孟子倡导“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力量和大丈夫精神,同样很有现实意义。老子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他说:具有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提出“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提倡王道,反对霸道。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特别强调把“和为贵”“求同存异”作为处理矛盾或冲突的最佳途径和最高法则,
古代中国,也不乏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我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治世”“盛世”景象,如汉武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就带有明显的“和谐”社会的色彩。唐朝贞观年间“政治较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到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空前繁荣,国力更加强盛,封建社会发展进入全盛时期,这在当时是多么理想的社会!从原因上讲,这些理想社会的出现都与吸取前朝灭亡教训、注意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戒奢从简、革新政治、选贤任能、发展文教密切相关。其最突出的特点则是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把继承优秀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做到古为今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才会有立足之本,才会有力量之源。
而在现代社会中,和谐同样十分重要。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其实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和谐的意义都是一样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人和”,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有限度地利用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甚至无限索取;在心与身的关系上,强调自我“修身”,都强调每个人都必须处理好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谋取个人利益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努力做到身心和谐,义利统一;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