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忠 [复制链接]

1#
  一提到忠这个字,人们一般都以为是听主子的话,一心一意、不离不弃的为主子服务的意思。其实这是个完全错误的理解,古时的忠不是这个意思,古时的忠是诚实的意思。

    华夏文字是以形会意的,忠字是由中和心两部分构成,中在古代作内讲,中心就是内心,一个人要是把内心表露出来,就是诚实,所以忠这个字从一开始就是诚实的意思。华夏文化讲究一字一义,没有同义字,诚实在古代只能用忠字来表达,而诚这个字在古代是个副词,作实在讲,比如“诚为可惜”。还有个信字,也是真实的意思,但是信多指客观上的物的真实可靠,而忠是指主观上的人际之间的诚实可靠。现在还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词语,说某人为人忠厚,忠厚这个词就是诚实厚道的意思,忠在这里很明显不是“忠心”,而是诚实可靠之意。

    现在经常有人说忠君是孔子的思想,其实孔子从来没有提过忠君二字,忠字是说过的,但孔子说的忠是诚实的意思,绝非是象狗一样的作奴才。孔子本身就是一个很诚实的人,从他的话里透露的都是很朴素的道理,一点虚伪都没有。而且孔子从来没有“忠”于任何君王。

    华夏民族历来以诚实为最基本的道德,人际之间待之以忠,都守信用。古人的法律观念淡薄,但是道德观念很强,古人有云:“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说明在古人眼里,道德是高于法律的,法律可以违犯,但是道德不能违犯,诚实又是华夏第一道德,因此古人普遍比现代人要诚实。

    当然忠是相互的,你对我忠,我才能对你也忠,你对我不忠,我也可以对你不忠,夫妻之间如此,朋友之间也如此,君臣之间更是如此。如果有忠君这个词语,那也是对君王诚实的意思,前提是君王自己首先得诚实。他要是不诚实,怎么要求臣民对他忠对他诚实?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现代社会这也是这样,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诚实讲信用,说明这个国家政府诚实讲信用,而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不诚实不讲信用,则说明这个国家的政府不诚实不讲信用。政府要是欺骗人民,却还要人民诚实守信,那是没有人会听的,除非是奴才。

    实事求是的说,古代的君王基本上都是忠的。因为君王如果不忠,付出的代价往往很大,得不偿失。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就因为撒了一个谎,搞得国破人亡,导致西周崩溃,周朝开始衰败。从那以后,“君无戏言”成了金科玉律,忠,也就是诚实,成为古时挑选君王的先决条件。

    三国时的曹操之所以不敢篡权,就是因为他生性奸诈,极不诚实。奸诈一词在现代贬义成分不大,或许还是个褒义词,但是在以诚实为第一道德准则的古代,但凡犯了奸诈二字,就是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古时说一个人奸诈如同今天说一个人“不是人”。而且曹操是太监的干孙子,人们很容易把他的奸诈和太监联系起来,因此曹操的名声很臭,即使他的才能再高,也没有资格作一国之君。顺便说一句,汉代的言论自由比现代要宽松得多,祢衡可以明着裸身骂曹操,曹操也不敢明着拿他如何。

    此外在明代小说《三国演义》里曹操和董卓都被称为汉贼或国贼,就是说他们是偷抢王权的窃国大盗,却没有说他们不忠,对关公的评价也只是说他义薄云天,却没有说他忠心,这说明忠这个字在明代还是诚实的意思,没有被篡改。被篡改是清以后的事了。

    满清文字1狱是对华夏文化的全面系统的删改和破坏。不光是删改了华夏的书籍,还删改了华夏的文字,很多古书从此消失,很多古字也从此消失,留下的书籍大都被删改,留下的文字也有很多被篡改了意思。有的时候为了改一个字,不得不改动很多相关的书籍,以做到天衣无缝的愚弄人民。忠字本来是诚实,却被满清炒作成了象征奴性的反动符号,什么忠心耿耿、忠心可嘉,都是满清时造出来的词语。一句话:就是要让人民象狗一样的为主子服务。岳飞的精忠报国可能也是后人杜撰,但是精忠报国也可以理解为精诚报国,忠还是诚实的意思。

    一桶好好的新鲜牛奶如果加入点三聚腈铵就成了毒牛奶,我们能怨奶牛吗?一本健康的华夏文化如果加入点象伪忠字或伪中庸之道的文化毒素就成了剧毒的中国文化,我们又能怨孔子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