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1#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对人的关爱我觉得这是仁的核心。冯友兰先生说:“仁以同情心为本,故爱人为仁也。总而言之,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及合理的流露,即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也。”这种爱非以占有为目的,由上及下的一种怜悯关爱。“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在春秋之时,一匹马的价钱是比奴仆的价格要高的,所以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孔子对下层人民的关注与怜爱。在柏拉图身为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他的《理想国》中就没有对下层人民的这种关爱,在他的视角里下层人民就只要做好自己工作,给足税收就可以了,而统治者给予他们的权利就是有一个安定的国家。由此可见,西方的源流思想是缺乏仁爱的种子,所以他们有墨子般的兼爱、博爱,而没有孔子般的仁爱,怜爱。所以他们由于缺乏了由上及下的爱而导致了阶级间严重地对立,所以就有了所谓的斗争理论。但是在中国古代则不然,主仆间非坚不可分的对立。如“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孔子对待自己的仆人,如朋友般在其即将离去时多送米粟,此可见情之重,爱之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