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何谓仁 [复制链接]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孔子在这里告诉颜渊的仁德是一种:抑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与礼就是为仁。只要做到了这样的要求,那么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这样,就表达出实践仁德,是全凭自己的,完全不必依赖别人,即为:“为仁由己。”这是仁的一大特点,也可以说这保证了人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也是人可以为贤为圣的一个体现,这里也隐含了一些工夫论的影子,这就是“克己复礼”,就是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理的规范,这里的约束主要还是指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这里还谈到了人们日常行动的纲领问题,即是:不合于礼的事不看,不合乎礼的话不听,不符于礼的事不做。这就表明孔子所说的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子张问仁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就是说人们能够处处实行这五种品德,那便就是仁了。分别是庄重,宽厚,诚实,勤敏和慈善。能够保持庄重就不会遭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为人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人用或者别人就会愿意为你任用。做事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为人慈惠就可以使人尽力工作。当然,这里的这些品格主要是针对统治者来讲的。这里可以与孔子说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对于这样的君子,在孔子那里则大多就变现为统治者,这一表述主要是孔子的学说主要也是为专制统治做出理论上的合理论证,这在当时也是无可厚非的,因在当时的人们能想到也只有这样政体,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苛求古人。即使他的这一理论现在看来有些问题,但不可否认,我们现今的人们也无疑是需要这几种品德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