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是庞杂的体系,孔子思想没有糟粕,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儒家都没有糟粕,也不意味着所有的儒家典籍中的所有话语至今还有诵读的价值。过去用某些人的政治标准去区分精华与糟粕是不对的,但并不能说今天我们就可以不去区分精华与糟粕、有用与无用。如果不能正确地吸取精华,就会使国学普及工作的价值降低。中华义理经典教育选取经典语句坚持两个原则:精华与有用,对糟粕与无用之语采取置之不理的处理方式。其实,在我们当代被视为糟粕的东西,在古代可能是正确的,某些糟粕现象的出现,是运用中的问题而不是经典本身的问题。其实五经里有许多内容是现代社会已不存在的事物、现象、制度、风俗等,只对研究者有价值,而对一般民众无价值。与自己的素质提高与发展方向相关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