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子的政治理想 [复制链接]

1#

                       孔子的政治理想
孔子一生用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周游列国,寻找能够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试验田。可惜没有成功。哪吗,孔子的政治理想到底是什么呢?
在《礼记》的《礼运》篇中,孔子阐述了他的政治理想。原文如下: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
孔子说:人类应当遵循的最好的生活方式通行的时候(应当是原始共产主义阶段),以及夏、商、周三代圣王主持政事的时代,我都没有赶上,也没有感受到。但是我有个梦想,要实现这样的社会,让人们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样社会的核心是:社会是全体成员共有的。管理社会要挑选贤德和有能力的人为社会服务。全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诚实信用,成员之间都讲求和睦相处。人们不但亲爱自己的亲人,也亲爱别人。不但只爱自己的子女,也关爱他人的孩子。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壮年人得以贡献才力,年幼和年轻的人顺利成长。全社会都要关爱和扶助失去丈夫的寡妇,失去父母的孤儿,年老丧妻的独夫,生活不能自理的废人,有残疾而生活困难的人,使他们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各有自己的职业。女的都有自己的家庭。厌恶将财物随便浪费,但财物不必都归于自己。获取财富要靠自己的出力,但出力不光是为了自己。这样的社会,不需要玩阴谋诡计,也不需要阳谋大计。盗窃财物的小贼和盗窃国家的和大盗都不会有产生的土壤。这样的社会叫“大同”社会。
孔子的理想,超越了家天下的封建社会,超越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资本主义社会,超越了按劳取酬,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社会主义社会,简直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差不多了。
孔子的理想,超越了用天堂,极乐世界为钓饵,以只爱团体内的人,不同信仰的团体互相争斗不休的宗教。
孔子在二千五百年前,能够为天下构建这样理想的社会。就是今天,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地方实现了。孔子的理想,有如在黑暗的夜空高悬了一盏明灯,引导人们的前进方向!
当今的世界上,无数的哲人设计了各种各样“合理”社会的构想,这些设想都来自人们对历史的经验和对现实观察。那么,孔子的理想从何而来呢?孔子的理想来自对人的观察。
在同一文献内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这些字,不难理解。有几个字已经被人们用滥了,甚至被某些***的人以及滥情的人作为理论依据了。
孔子认为,“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情,是人人与生俱来的。即不应该被剥夺,也不能被压抑。人对“饮食男女”的欲望和对“死亡贫苦”的厌弃,也是人人共有的希望。也是即不应该被剥夺,也不能被压抑。孔子正是对这些人人共有的人性和需要的观察,以及如何达到人人共有本能的实现,得出了这种崇高的社会理想。
可惜的是,孔子的理想他自己无法实现。到目前为止,本人也没有看到孔子为实现这些理想指出的道路,或者方法。孔子本人也设计了一种退而求其次的理想,就是“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有一个重要的原则,“众以为殃,在执者去”。用白话说,出现了大多数人都认为给自己和大众带来了祸害的事,就要除去执政者。这也是很难做到的事。所以说,孔子的最高理想,和次一级的理想,不仅在他老人家生活的年代不可能实现,就是在今天也很难实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