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者 [复制链接]

1#
自孔子而下,迄于战国,仁的内涵,约经三变。
孔子以恢复周王朝宗法等级制度为职志,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然
而,在其致力平民教育之际,毕竟开拓出“仁者爱人”、“有教无类”的博爱思
想,不自觉地向正在崛起的平民社会迈出了一小步。继起的墨子,作为平民社会的伟大思想家,彻底否定周王朝宗法等级制度,倡言“兼相爱,交相利”,主张不分长幼尊卑,不分君臣父子,一律以爱、利平等相处,将博爱思想发展成为“普世价值”,仁的内涵由是一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