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五、仁的价值 [复制链接]

1#

  孔学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仁"。

   把"仁"界定为人之为人的类本质,奠定了儒家道德人学的基本路向。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孝悌为本,为仁由己,构成"仁"的四重内涵。

    "仁"统摄"恭、宽、信、敏、惠"诸德及孔子的德治理想。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2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孔子以“仁”为统帅,发展出了“仁、义、礼”的政治准绳,其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为三桓家奴请命,一方面昭显了孔子“爱人”之政治原则,另一方面更强调了孔子在坚持自己的政治原则时表现出的不畏强权的勇气和进退有度的力量,此正所谓“君子不谋,唯求仁义”,或者说这一段情节堪称对“仁”、“义”、“礼”三者关系的最佳诠释。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天下之仁”,是君行仁政、臣守仁节、民有仁心的政治之“仁”;“义”为“仁”之器,求“仁”需“义”,得“义”乃“仁”;“礼”为“仁”之“表”,礼施于民,天下太平。同时,“义”、“礼”同为“仁”之术、“仁”之臣。为三桓家奴请命,发乎“仁”,同情弱小;得乎“义”,据理抗争;守乎“礼”,在礼制的范畴内以德而非以勇服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