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儒家推崇中和之美,所谓“中和”,《中庸》开篇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段解“中和”的话,包含了儒家诗学的全部奥秘。既然“喜怒哀乐”等生命原欲是“天下之大本”,那么,就不应该使之堵塞,于是,儒家美学一方面以诗与乐来作为疏导人性的渠道,另一方面则试图使这种渠道规范化,使之“温柔敦厚”而不再有任何破坏性。所谓“发而皆中节”的“和”与“达道”,也就是怎样“发礼节情”、“以道制欲”,达到“发于情、止乎礼义”的境界。而这种境界的实现,正是孔子所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过程。这是一个以艺术的作用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审美实践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经理性、再到感性的过程,它的最后阶段是跨入审美自觉的领域。同“兴于诗”相比,“成于乐”更加强调道德修养在审美中的完成。这是最高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