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礼仪小故事 [复制链接]

1#

企业伦理概述 企业伦理是企业经营本身的伦理。不仅企业,凡是与经营有关组织都包含有伦理问题。只要由人组成的集合体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在本质上始终都存在着伦理问题。一个有道德的企业应当重视人性,不与社会发生冲突与摩擦,积极采取对社会有益的行为。

  企业伦理观念是美国70年代提出的,最近几年日本也开始对企业伦理问题进行研究。而我国对企业伦理的认识与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企业伦理的内涵尚缺乏了解。有人认为,企业是将赚钱作为主要目标的,伦理则是追求的道德规范,企业的经营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没有必然联系,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伦理是相矛盾的。其实这不过是表面现象,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的思维方式是落后于新时代的。在当今时代,如果企业只追求利润而不考虑企业伦理,则企业的经营活动已越来越为社会所不容,必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也就是说,如果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没有必要的伦理观指导,经营本身也就不能成功。树立企业伦理的观念,体现了重视企业经营活动中人与社会要素的理念。
  根据罗纳德·科斯的观点,经营是与市场机制相联系的企业活动,管理是组织内部的活动。他认为:“经营意味着预测与通过签订新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恰恰意味着仅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之下重新安排生产要素。”由此,涉及市场领域的伦理问题可称为经营伦理,而组织内部活动引起的伦理问题可称为管理道德。所以,本研究包括企业经营伦理和管理道德两部分。通过对企业性质、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的问题的探讨,引出对企业经营伦理问题和管理道德问题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伦理建设的途径以及如何化伦理优势为竞争优势。

伦理——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

  2001年11月,安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文件,承认做了假帐,并与12月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所列资产高达498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2002年,安达信倒闭、世通公司财务丑闻等一系列恶劣事件震撼了美国与全球业界。曾屡次创造利润神话,一度号称“中国第一蓝筹股”的ST银广夏,因伪造经营业绩、虚报财务报表而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伦理已成为全球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企业伦理是企业在处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顾客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社会里,利润关系到每一个企业的命运,因此有的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不把经营事业的目光放在“永续经营”上,而着眼于“短线操作”,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不惜采取各种非法途径去达到目的:假冒仿制、欺诈行骗、商业贿赂、行业垄断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犹如商海里的一股逆流,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使企业掉入火坑,万劫
  无视伦理准则,违反法律法规,不讲公众意识的不正当竞争不仅损害了诚实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企业本身也失去了公众的信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正当的市场竞争永远没有赢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在美国、西欧、日本的一些先进的企业,就已经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严格的伦理制度和监管制度,企业不再认为企业的竞争是赤裸裸的斗争,不再认为打垮对手就是赢得了自己。这些认识,促使企业改变旧有的经营观念,把企业定位在追求利润与推动良性的社会变迁上,使企业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例如,美国的美体小铺(body shop)创立之始就很注重企业伦理,《天下》杂志在新闻媒体的专业伦理要求上也堪称媒体之最,据了解,这两家公司的获利能力均超过同业水准。因此,要同时兼顾企业伦理与企业的生存绝非不可能,伦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有了它,企业可以同时拥抱利润与灵魂。
  遗憾的是,近年来伦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重视,伦理道德的约束、调控仍然在不少企业的决策管理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之外。不少企业经营者把伦理道德看作是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的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理解为这是外部强加的一种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导致了对企业伦理的漠视。其实,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一种极为宝贵的无形资产,会对人的经济行为发生作用,从而促进对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必须加强伦理建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