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社会和谐 [复制链接]

1#

和谐
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尤其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和”的祈求与向往,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孔子的和谐思想是以“仁”为核心。包括人的身心和谐、群己和谐和天人和谐三个方面;人的身心和谐是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主张人的内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群已和谐主张“仁爱”“忠恕”“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和谐”即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天人和谐包括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传统和谐思想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8:2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