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孔子曰:“仁者,爱人”。古代能亲民爱民的称之为“仁君”,什么是“仁”呢?依我的浅薄理解是以爱心待人爱心体现了善良;诚心体了真诚,以博爱真诚的心去善待每个与你有交集的人 ,就是最真最实在的“仁”。

    在人生活的圈子中,无不需要爱与真诚,路途中擦肩而过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一点点“施舍”,在别人在去到成功的路途中需要你的帮忙时,给人以真诚的指引和赞扬。其实人间处处皆有“仁”,人们常说:患难见真情。尤其在近年来,真切的“仁”不知揩干了多少泪水,不知抚平了多少创伤的心,在洪涝,大雪,地震,大旱面前,无不体现了爱与真诚。诚然,也有些自私的人趁机发起了国难财,但是这样不能阻碍爱的洪流,不能切断一颗颗刚强的心!

    仁者,爱人,以真诚之心待人,没有屈言附和,没有矫弱造作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仁”者不仅要爱人,而且还要爱物。

    孟子把爱物充实为仁德基本内涵,把爱护自然万物提高到君子的道德职责的地位。他说君子文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民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在《正蒙.证明篇》中说道:“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表明人不仅爱人类,而且还要爱鸟兽、草木、瓦石、凡有生命之物,都要尽力加以爱护,勿使之遭到破坏。

    尽管古人有“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训教,倡导人们以平等态度仁爱万物的思想,为人类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先声。世间的人啊,你们真的做到了仁爱万物吗?物有生命,在受到欺凌或威胁时也会疼。而我们人类呢?自恃有高于一切得生命价值,肆意侵略,他的毛皮,他的牙,他的骨头……在悲切的嘶嚎当中体味着生活的“美好”。当各方呼吁:“请爱护生命”当中,重复上演着阿Q的戏码,以五十步笑百步的自慰中:“我没有杀它”。

    前不久欣赏了一部电影,已经上映了很久的《金刚》,令我无比震撼的一句话:“他只是一个动物,怎么会有思想”。一句话淡漠至极,在与情节的反村,难道还不足以体现现代大多数人的想法?

    人啊,你到底是有多重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