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仁”是儒家所宣扬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儒家伦理哲学的基础。何谓“仁”,儒家对此并没有清晰、明确、完整的定义,大儒们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不可否认,“爱”是“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仁”中也含有一定程度的泛爱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又说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孟子说: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尽心上》)韩愈的《原道》开始就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泛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儒家的泛爱,并不是针对于所有人的,而是针对精英的。“爱”人对于孔子来说,只是一部分精英人士的要求,是超道德的要求,而不可能成为普通人的道德要求。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而不仁者有矣乎,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