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1#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分不开的。终其孔子一生,是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认为,当时社会的动荡,就是因为礼崩乐坏引起的,只有恢复周礼,才能实现完美的政治统治。

礼是通过一定的规范和动作来保持人们的一种敬畏之心,孔子曾说,祭神,如神在,如果不恭敬,不遵礼法,不如不祭。佛家讲,拜佛其实就是拜我们自己,通过一定的礼节,仪式,可以让我们破除我执,我慢等四种不平等心。所以,礼节是一种我们反观自我,提升我们自身修养和境界的一种必不可少工具和媒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