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义”与“利” [复制链接]

1#

义利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义与利实际上是理与欲的具体表现。“义利问题不仅是公利与私利的问题,而且包含着道德理想与物质利益之关系的问题。”由此而知,义与利仍然是有关中国古代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论述。

先秦时代儒墨两家关于义与利的问题提出了相对的观点。首先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义与利区别且对立了起来。当然孔子所指的“利”显然是私利,他对于“国民所利而利之”的“利”是不排斥的。可见,孔子所反对的仅是“见利忘义”,即更注重一种社会的、精神的需要。孟子则更强调了义利之别。他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还提出了著名的“舍生而取义”的观点。荀子亦持同样的看法,“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他提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矣,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

与之相对,墨家则坚持义与利是统一的。《墨经上》云:“义,利也。”《经说上》云:“义,志以天下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义即是利。当然,这里的“利”是公共之“利”,即“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看来在反对私利上儒墨两家是一致的。他们均重社会需要、精神需要。

分享 转发
TOP
2#

       义利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义与利实际上是理与欲的具体表现。“义利问题不仅是公利与私利的问题,而且包含着道德理想与物质利益之关系的问题。”由此而知,义与利仍然是有关中国古代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论述。

先秦时代儒墨两家关于义与利的问题提出了相对的观点。首先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义与利区别且对立了起来。当然孔子所指的“利”显然是私利,他对于“国民所利而利之”的“利”是不排斥的。可见,孔子所反对的仅是“见利忘义”,即更注重一种社会的、精神的需要。孟子则更强调了义利之别。他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还提出了著名的“舍生而取义”的观点。荀子亦持同样的看法,“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他提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矣,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

与之相对,墨家则坚持义与利是统一的。《墨经上》云:“义,利也。”《经说上》云:“义,志以天下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义即是利。当然,这里的“利”是公共之“利”,即“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看来在反对私利上儒墨两家是一致的。他们均重社会需要、精神需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