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个人很容易。算算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是太多了。可是从擦肩开始,要与一个人交往下去,无论是维持以书信或见面作客的形式,都可以敞开心扉相与细论者,可就少而又少了。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已难求,“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自与翟秋白相交后,曾书此联以赠。的确,朋友能交至莫逆,在成为知已后,关心你,爱护你,在你困难的时候宽慰你,成功的时候祝福你,忘形的时候提醒你,灰心的时候鼓励你;酒可以一起醉饮,山可以一起乱爬,那就已经是非常非常地难得了。我想,没有一个人会不愿倾已一生一世交这么一个朋友的。好的朋友,可以点缀你的生命,使你体味情感的丰富层次,生活的斑斓色彩,更加生气蓬勃,肯定生命的价值。 要在茫茫的人海中觅到朋友,觅到知已,除了那不可解的缘份(即此时此地此人以及相遇)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修养和努力,就像要吃果子得先栽果树一样。朋友不会自己无缘无故地来找你,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就与你成为知已了。要得朋友,必须首先使自己成为一个比较容易为人欣赏的人,这种欣赏当然包括容貌、风度。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和修养,例如宽广的胸怀,善解人意等等。 《韩非子》中说:“巧诈不如拙诚。”“巧诈”是反映姑息而表面掩饰的做法。巧诈乍看之下,好像是机灵的策略,但是时间一久,周围的人反抗的可能性会提高。相反地,“拙诚”是指诚心地做事,行为或许比较愚直,但是会赢得大多数人的心。韩非子认为,与真运用巧妙的方法来欺瞒他人,不如诚心诚意地来对待别人。 现代人好像喜欢运用巧诈,其实,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古今无多大差别。喜欢诈术的人,虽然能一时欺瞒别人,也能获得利益。但是,久而久之,就一定会露马列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赖,最终不但获利不多,反而损失更大。而拙诚的人也许不会一下子就抓住人心,但是时间一久,他的诚意就会逐渐渗入人心,赢得大家的信赖,从而获得事业成功。正可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诚信正是人们交友的重要原则之一。